蘑菇宝贝网,专业的母婴育儿知识网站!

宝贝网→

蘑菇宝贝网公众号
您的位置:宝贝首页>育儿问答 >安溪县医院(安溪县医院的介绍)

安溪县医院(安溪县医院的介绍)

2024-02-03 11:46:24育儿问答
大家好,安溪县医院相信很多的网友都不是很明白,包括安溪县医院的介绍也是一样,不过没有关系,接下来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安溪县医院和安溪县医院的介绍的一些知识点,大家可以关注收藏,免得下次来找不到哦,下面我们开始吧!一、安溪县医院的介绍安溪县医院

大家好,安溪县医院相信很多的网友都不是很明白,包括安溪县医院的介绍也是一样,不过没有关系,接下来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安溪县医院和安溪县医院的介绍的一些知识点,大家可以关注收藏,免得下次来找不到哦,下面我们开始吧!

一、安溪县医院的介绍

安溪县医院始建于1938年。1996年7月,安溪县医院与创建于1993年的安溪县铭选医院合并。合并后的安溪县医院位于凤城镇河滨南路的龙湖开发区,第一名称为安溪县医院,第二名称为安溪县(铭选)医院,被福建医科大学、泉州医高专、莆田学院及安溪卫校确定为教学医院。是一所集医疗、急救、科研、教学、预防、保健、康复为一体的综合性二级甲等医院、国际爱婴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定点医院。几年来,医院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社会效益为准则,以质量为根本,把最好的医疗技术、最优质的医疗服务、最佳的专业品牌竭诚奉献给茶乡人民。在发展战略、创新举措与便民惠民等方面做了大量实实在在的工作,取得一定成效,被省政府评为第七届、第八届“文明单位”,被省委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被省总工会授予“模范职工之家”、“五一奖状先进集体”,被全国总工会科教文卫部授予“先进工会”,荣获市“先进基层党组织”、市“纠风工作先进单位”及“全市防治非典工作先进集体”,被县委授予“党建工作先进单位”等殊荣。

二、安溪加快构建“大卫生、大健康”新格局

“组建中医联盟实现协作共享”的经验做法被收录进《医改蓝皮书:中国医改发展报告(2020)》《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典型案例(2021)》;“组建中医联盟实现协作共享”和“信息化助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入选世行贷款医改促进项目(中国)典型案例;先后荣获“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国家级妇幼健康优质服务示范县”“福建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控示范区”等称号……

以上医药卫生领域的系列荣誉均出自著名茶乡福建安溪。这些代表性殊荣,是安溪扎实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成效的一个缩影。

自综合医改工作启动以来,安溪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深化医改和卫生健康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深入学习借鉴“三明医改”经验,以建设适应现代化中等城市发展的医疗卫生事业为目标,立足自身实际,深挖痛点、堵点、难点,列清单,挂战图,锐意改革,破障立制,攻坚克难,坚持“三医”系统协调联动,切实加快构建“大卫生、大健康”新格局步伐,推动医疗服务模式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县域综合医改工作不断取得新突破。

安溪县深化综合医改,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进行“致广大而尽精微”的有益探索。围绕“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建设目标,安溪县以诊疗信息共享、慢病管理中心为依托,积极构建以县级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枢纽、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县乡村三级联动医疗服务体系,实现全方位跟踪、全周期服务、网格化管理的健康管理体系,精心构建的分级诊疗就医新格局,惠及安溪上百万茶乡人民。

安溪县启动综合医改工作后,坚持党政主导、“一把手”挂帅,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分别担任县医改领导小组组长、县公立医院管理委员会主任,直接领导、统筹推进医改工作,常态一线办公、协调解决医疗发展问题;定期不定期召开县委常委会、深改委会议、政府常务会议、医管委会等有关会议,研究医改有关事项。县政府一位领导统一分管医疗、医药、医保等“三医”部门工作,研究和协调解决医改推进中的难点、堵点问题,确保医改任务及时、高效落实。

进行综合医改,需要有制度的保障。安溪县启动综合医改后,对涉及医疗卫生发展的全局性、长期性措施和方法及时以制度形式固化下来,先后出台相关文件50多份,明确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目标、财政投入、体制改革和医院布局配置、功能定位、人才培养等内容,从制度层面保障医改工作扎实推进。

对医改工作,安溪县明确财政投入机制,坚持重点保障,夯实发展后劲。“十三五”期间,安溪县全面保障医疗单位基本建设、医疗设备购置、人才培养、人员经费补助、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等支出,县财政累计投入15.40亿元,比“十二五”期间的6.84亿元增加8.56亿元,增长125%。

安溪县加大基础建设,医疗资源提级扩容明显。“十三五”以来,安溪县投入12亿元统筹用于建设县医院门诊医技大楼、县妇幼保健院迁址重建等19个医疗公建项目,比“十二五”(3.41亿元)增长252%,2021年床位数5411张,比2015年的3263张增加2148张(增长65.8%)。

据了解,“十四五”期间,安溪县还将投入25亿元用于医疗公建项目建设。目前,投资达20亿元、建筑面积达23万平方米的福建中医药大学闽南康复医院(县中医院城东院区)正在抓紧推进中。

在升级医疗设备方面,安溪县投入3亿多元添置医疗设备,共有百万元以上医疗设备67台,大型医疗设备台数位列泉州市县级同类医院前列。

同时,安溪县积极化解历史债务,为基层医疗机构发展扫清障碍。针对基层医疗机构历史欠账较多的问题,安溪县组织对医疗机构历年债务进行逐一梳理,用三年时间(2017—2019年)化解了基层医疗机构债务及历年亏损6190万元。

坚持人才至上改革用人机制破解人才困局

医疗事业的发展,人才是关键。综合医改工作启动以来,安溪县通过推行公立医院人员控制总量管理、落实用工单位用人自主权、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完善人事薪酬激励制度、建立乡村医生培养模式、建立健全财政投入保障机制等措施,吸引了省内外一大批高层次人才、实用型人才纷至沓来。

2018年,安溪县制定人员控制总量管理等政策文件,在县级公立医院实施编制使用备案制管理,招聘人员不受事业编制限制。根据医院床位比核定人员总量,医院在核定总量内自主公开招聘。

“新招聘人员除不使用事业编制外,在薪酬待遇、职称评聘、‘五险一金’、进修培训、奖惩等日常人事管理方面参照事业单位有关规定执行,人事档案由县卫健局管理。政策实施以来,县级公立医院人员编制从1321个增加到3483个,极大地缓解了县级公立医院人员编制不足问题。”安溪县卫健局相关负责人谈道。

安溪创新启用人才编制“备案制”管理以来,已招聘医学硕士毕业生119人,比实施前硕士医学人才存量(21人)增加98人,柔性引进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杨叔禹教授等26名高层次人才。全新用人机制的启用,让安溪县级公立医院人才招聘实现了“全职引进高层次医学人才”和“全职引进博士毕业高学历人才”两个首次突破。

安溪的人才引进举措不仅提升了医院医技水平,还推进了相关学科建设,心脏介入、脊柱外科、重症医学科、呼吸与危重症学科等从无到有,累计开展新技术新项目131项,填补了多项医疗技术空白。

人事薪酬激励制度的完善是安溪医疗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举措。一方面,灵活岗位竞聘,实行院长年薪制。采用竞聘上岗方式面向全国公开选拔县医院和县中医院院长、面向全省选拔11家基层试点单位院长并实行院长任期绩效年薪考核,根据年度考核结果兑现院长年薪;另一方面,落实“两个允许”,提高医务人员薪酬待遇。出台公立医院工资总额管理、核定办法等薪酬制度改革文件,工资总额控制在本县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的3倍以内。全县所有公立医院在核定的工资总额基础上,完善绩效考核制度,体现了多劳多得、优绩优酬,重点倾斜临床一线、薄弱学科、支援基层和有突出贡献的人员等。

安溪县实施“千百十”人才培养计划(培养20名学科带头人、百名骨干人才、百名医院管理人才、千名基层适宜人才)两年多来,先后选派600余人次到上级医院进修培训,培养出来的人才或成为某一领域的学科带头人、业务骨干,或带领团队填补了多项技术空白。

据统计,2021年,安溪县卫生技术人员总数达5227人,比2015年增加1032人,增长24.60%;医师数由2015年的1383人增加到2021年的1673人,增加290人,增长20.97%;护士数由2015年的1223人增加到2021年的2238人,增加1015人,增长82.99%;千人均执业(助理)医师数和注册护士数分别达到1.66人和2.22人。

组建“1 2”总院上下联动持续提升综合服务能力

在新医改大潮下,建设县域紧密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组建“总医院”是一种趋势。在进行综合医改时,安溪县创造性推出了“1 2”总院模式。

安溪县借鉴各地“总医院制”建设经验,结合“互联网 健康”,投入1亿多元,探索创建由全县39家医院加入的“云总院”,走出一条具有地方特色的“云总院”之路。

“云总院”有何特别之处?在人员身份、法人代表、机构性质“三不变”的前提下,安溪“云总院”以县域医疗卫生信息一体化平台为支撑,以县域医疗技术服务中心和专科联盟为纽带,构建县域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实现全县医疗卫生单位“总院式”管理,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服务,实现群众少生病、更健康的目标。

安溪“云总院”于2018年7月启动建设,这一县域医疗卫生信息一体化平台,整合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医院管理等模块,建设“一个数据中心、一张数据专网、五大应用系统”,通过统一数据管理平台、统一便民服务模式、统一检查结果互认,构建覆盖全县24个乡镇的县域医疗一体化信息系统,实现县域医疗卫生资源互通共享、便民利民、方便行政监管。

安溪以“云总院”平台为抓手,实现电子就诊卡申领、县域统一预交金通存通用管理、县域预约挂号管理、县域门诊/住院记录查询、县域检查/检验查询结果共享、120急救报警统一使用功能,患者可以手机就诊、节约检查检验费用以及对自我健康管理。截至目前,已有94.14万人关注并使用统一预交金平台,预交金累计使用386.15万笔。

安溪“云总院”的落地实施,还转变了医院的服务理念,改善了收费管理和服务流程。安溪全县公立医院全面实行“先诊疗后付费”模式,为患者免去垫交大量医疗费用的负担,省去排队挂号、缴费等环节;还先后开通电子就诊卡、扫码支付、腕带支付、手机支付等多种支付方式,群众看病更方便、更暖心。

除了“云总院”,安溪县还由县医院、县中医院分别牵头,各联合12家乡镇卫生院及其行政所辖区内的公益性村卫生所组成县医院总院、县中医院总院(医共体),为居民提供疾病预防、诊断、治疗、营养、康复、护理、健康管理等一体化、连续性的医疗卫生服务。

总院内推行“七统一”一体化管理,即实现行政办公、人力资源、财务绩效、医疗业务、药品耗材、信息系统、公共卫生等统一管理。为凝聚全县各医院的工作合力,防止牵头机构背离组建总院目标以及考核评价院长的综合管理能力和医院发展成效,将医院考核指标分为全县指标、总院指标和本院指标,考核结果与党政主要负责人绩效年薪挂钩,达到竞争又合作的目的。同时,为建立分级诊疗体系,总院均制定双向转诊管理办法,设置总院疾病诊疗目录794种(临床679种、辅助科室115种)和乡镇卫生院疾病诊疗目录202种(西医129种、中医适宜技术73种),明确双向转诊标准和流程。

安溪组建两个“总院”,既能进一步实现医疗卫生事业同城化,为群众提供普惠均等、高效便捷的医疗卫生服务,又能强化“总院”间的良性互动,在交流中竞争,在竞争中进步。

打通中医药服务“最后一公里”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如何让中医药更好地惠及广大百姓?在推进医改过程中,安溪县对推动中医药更广泛地应用和发展进行了有益探索。

中医药网络目前已覆盖安溪全县。安溪全县公立医院全部建立中医药综合服务区(中医馆),均提供6类以上中医药适宜技术;100%村卫生所配备4类以上中医诊疗设备,70%以上村卫生所能开展4类以上中医药适宜技术,40%以上村卫生所配备中药饮片不少于100种。

创新推出“共享药房”,是安溪县医改的一大亮点。

中药的煎煮有很多讲究,火候不够,药效就会有所折扣。有的人因为嫌煎煮中药麻烦而放弃看中医、用中药。另外,中药材对储存要求较高,但部分乡镇卫生院、村卫生所、个体诊所等缺乏足够的储藏条件,导致中药品种越来越少,甚至取消了中药汤药服务。事实上,一些病看中医、用中药,不但效果好,成本也更低。

面对基层用中药的现实困扰和实际需求,有何妙招可以破解?在推进县域医共体建设中,安溪县以中医药服务为突破口,传承精华,守正创新,探索推出“共享药房”这一生动实践。

2018年,安溪县打造中医医共体,由县中医院总院牵头联合3家县级医院和24家乡镇卫生院以及5家民营医院,组建覆盖全县医疗机构的中医联盟,形成以“县中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枢纽,村卫生所为网底”的中医药服务网络,通过“联盟 共享”的新模式,建设“共享药房”,盘活全县中医药服务资源,有效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

“覆盖全县的‘共享药房’通过统一采购、统一审方、统一煎煮、统一配送,做到‘中药饮片送进村,代煎中药到基层(卫生院),环城代煎送上门’,有效解决基层中药材短缺、药事服务运行成本高等制约中医药服务发展的老大难问题。”安溪县中医院总院院长李朝晖说。

医生通过中药代煎管理服务平台,将处方上传系统,安溪县中医院总院煎药中心自动接收,中药制备完毕后,24小时内即可送达各乡镇卫生院。有了“共享药房”,老百姓看中医用中药更加方便,更加便宜,无需来回奔波,各医疗机构降低了成本,大大提升了服务能力。截至2021年12月,“共享药房”已配送中药处方11.9万张,代煎中药处方10.9万张。

2022年3月,在泉州抗击新冠疫情工作中,安溪县中医院总院在为县域提供中药饮片及代煎剂送药服务之余,还支援兄弟县(市)每天4万袋中药预防汤剂,显示出强大的中药制备能力。

精心构建“急慢分治”诊疗体系

提升急救能力与强化慢病管理是医疗发展的必经之路,也是落实分级诊疗制度,带动区域医疗卫生发展的需要。在推进综合医改过程中,安溪县坚持医防融合发展,精心构建“急慢分治”诊疗体系,推动医疗服务模式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全力筑牢百姓健康防护墙。

在健全公共卫生体系方面,安溪县全力补齐疫情防控短板,下拨专项资金,建设PCR实验室、发热门诊、发热诊室,储备卫生应急物资,组建核酸采样、疫苗接种、医疗救治等队伍。

安溪县积极完善院前急救体系,每个乡镇卫生院均配备救护车以及声音、视频监控系统,依托县医院建设120急救调度平台,新增负压救护车15辆,全县共有负压救护车24辆,救护车总数达50辆,有效整合、充实全县急救资源。

2018年11月22日,安溪县医院探索推出县域慢病管理中心——安溪县慢病管理中心(以下简称“中心”),积极打造慢病管理体系,将疾病预防战线前移,在防治上下好功夫,让普通慢病患者留在基层,疑难患者留在县级医院,做实分层分级诊疗,为患者提供集无缝化、连续性的预防、保健和医疗为一体的综合服务,有效地推动基层医防融合。

中心创新建设县、乡、村三级慢病管理体系,各医疗单位形成慢病管理共同体,通过“线上监控、线下宣教、线上线下融合”的管理新模式,以“大数据、人工智能、循证医学”为线上支撑,将优质医疗资源、诊疗服务能力与互联网技术等有效整合,积极开展慢病咨询教育、集体门诊、健康讲座、网络教育、线上交流等活动,让患者主动参与到慢病管理的过程中,并逐渐将其培养成自我管理的“小医生”。

中心启用后,成效显著。截至2022年4月30日,中心管辖县域慢病管理医共体23家,管理病人总数28236人,高血压达标率由管理前的39%上升至管理后的79%,空腹血糖达标率由管理前的27%提升到管理后的58%,药品支出费用和管理前相比也出现明显下降。

安溪县医院(安溪县医院的介绍)

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安溪县将全面落实“健康中国”战略,全力推进“健康安溪”发展,持续深化综合医改,加快构建“大卫生、大健康”新格局,书写更加精彩的医改画卷。

三、安溪县医院的医院医生

1、王明峰,儿科主任医师,2008年11月任安溪县医院院长。他医术精湛,擅长儿内科及新生儿科等工作,先后在国家级、省级发表论文近20篇,市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三等奖一项,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被评为县政府抗“非典”先进个人、市征兵先进工作者、市先进科技标兵。是县儿科学科带头人,市卫生系统优秀拔尖人才,市医学副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省医学会会员,省医学会儿科分会委员,市儿科学会理事,市青年医师协会理事,县医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县政协第八、九、十届常委,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2、潘培川,男,1962年09月出生,中共党员,安溪县龙涓乡福都村人;1986年07月毕业于福建医学院医疗系医疗专业、5年本科、学士学位;2005年07月毕业于福建医科大学研究生系胸心外科专业、同等学历研究生,外科主任医师。县、市党代表,县政协委员。1979年09月~1980年07月龙涓乡福都中心小学任民办教师,1986年08月5年大学毕业后分配到安溪县医院工作,1994年05月晋升外科主治医师,2000年09月晋升外科副主任医师,2006年08月晋升外科主任医师; 1994年05月任外一科副主任,1997年06月任外一科主任,2001年01月至2003年09月任安溪县医院副院长挂职蓬莱卫生院院长,2003年09月至2005年04月任县医院副院长分管护理,2005年05月至2008年10月任县医院副院长分管医疗、信息、120急救中心,2008年10月起任安溪县医院党委书记,2012年12月起兼任中共安溪县直属机关卫生系统委员会委员。从医20多年来,他矢志不渝、精益求精,把价值标准锁定在解决疑难和重大疾病上,坚持以突破救治疑难病和重大疾病为核心,尤其擅长肿瘤外科、普外、胸外、肝胆等外科工作,1997年在全市县级医院中首先创办肿瘤外科并担任首任科主任,累计开展各种手术超万例,“要做一名病人满意的合格外科医生,必须具备严谨的科学态度、丰富的临床经验、高超的手术技巧,更重要的还要有无私的奉献精神。”“医生做手术不是为了取其名获其利,而是为了使病人摆脱或减轻痛苦,如果能用简单的方法解决病痛,绝不用复杂或昂贵办法,对每一位患者做到‘规范化、人性化、个性化’,‘合适’才是最好的,医生的最高境界,是对生命的理解。”在国家级、省级发表论文20多篇,其中论著《69例食管癌淋巴结三野清扫分析》在全市率先开展并发表在《中国肿瘤临床》杂志,《82例乳腺癌根治术预防皮瓣坏死的体会》发表在《肿瘤研究与临床》杂志等;主编《常见癌症的早期信号》一万册;主编《安溪县医院医疗质量、医疗管理、应急能力》、《福建省安溪县医院管理制度汇编》、《安溪县医院管理年知识汇编》、《安溪县医院护理通讯》、《安溪县医院管理制度与病历书写规范试题集与答案》等,获县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2002~2005年度,课题:右侧开胸开腹食管切除、三野淋巴结清扫术治疗胸段食管癌)、三等奖二项(1998年12月,课题:右三叶极量肝切除术治疗肝癌,1998~2000年度,课题:功能性颈淋巴结清除术);他带教培养的学生,很多成为安溪县基层医院的领导和外科骨干力量。在临床工作中,经常以“病人的需求、就是我的追求”、“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来鞭策自己,谦虚谨慎,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向同志们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从而为病人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医院党委先后被中共泉州市委组织部确定为“泉州市‘三个一百’联建联创活动典型单位”;被中共安溪县委列为创先争优活动示范点;被中共安溪县委组织部确定为“基层党建工作示范点”、“延伸提升‘168’机制重点建设单位”。在泉州市党建特色评比活动中,创作“发挥优势,与农村党支部结对联创”PPT获优秀奖。2002年08月获中共安溪县委表彰为农村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基层干部标兵;2012年06月获中共安溪县委表彰为“全县创先争优优秀共产党员”;2009年01月中共安溪县委员会和安溪县人民政府聘请为安溪县党风廉政监督员,任期二年;是县卫生系统中青年医药卫生学科技术带头人;是福建省医学会肿瘤分会第四届委员会委员、福建省抗癌协会第五届理事会理事、福建省抗癌协会肿瘤外科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委员、福建省抗癌协会食管癌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委员、福建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胸外科分会第一届委员会委员、泉州市肿瘤学会第一届副理事长、泉州市抗癌协会第五届副会长、泉州市医学会外科分会第二届委员会委员、泉州市急诊急救学会理事、安溪县抗癌协会第二届理事长、安溪县医学会第四届副理事长、安溪县预防医学会第二届副理事长。中共蓬莱镇第九次代表大会代表(2002年09月)、中共安溪县第十次代表大会代表(2001年05月)、中共安溪县第十二次代表大会代表(2011年07月)、中共泉州市第十一次代表大会代表(2011年0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一届安溪县委员会委员/提案法制委员会委员(2011年12月)。入选2010年01月版、2012年05月版泉州市科学技术协会、泉州市科普作家协会、中国文化出版社出版的《医海扬帆——泉州百名医疗精英风采录》,入选福建省医疗服务标准专家库,入选海内外安溪籍优秀人才库。

3、陈志敏,骨外科副主任医师,安溪县医院党委副书记、福建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委员。任安溪县医院外科医疗工作三十年,骨科专业二十余载。先后四次获安溪县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评定为安溪县卫生系统中青年技术人才及医药技术学科带头人。主要技术特长为脊柱、四肢创伤治疗及人工髋关节置换。

4、李朝晖,现任安溪县医院副院长,普外、肝胆外科副主任医师,学科带头人。擅长肝胆胰脾、胃肠等良恶性疾病的诊治及腹腔镜微创手术,曾先后到上海东方肝胆外科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等医院进修学习,曾获安溪县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市级科研立项一项。

5、谢启旋,皮肤与美容科主任医师,现任安溪县医院党委委员、副院长,第三支部书记。现为《中华现代皮肤科学杂志》常务编委,中华医学美容学会会员、省皮肤科学会委员、省整形外科学会泉州分会理事,荣获泉州市人民政府优秀拨尖人才,市卫生系统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安溪县人民政府优秀拨尖人才。2004年度,2006年度前后两届被聘为省医师资格考试任主考官。他在皮肤科方面颇有建树,获福建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二项,泉州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三等奖一项,安溪县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二项,三等奖一项。获泉州市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二等奖二项,三等奖一项。参加编写专著二部,发表论文50多篇,其中三篇被省卫生厅举办的皮肤病新进展学习班录用为教材内容,三次被邀请讲学。

6、陈传昌,骨外科副主任医师,安溪县医院副院长、1993年毕业于福建医科大学。擅长四肢创伤、脊柱骨折治疗及人工关节置换等,现为泉州市青年医师协会理事、市骨科分会委员、安溪县医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安溪县抗癌协会常务理事。曾于1996年到福州市骨科研究所进修学习,多次参加全国、省级骨科培训班。曾被省团委授予“新长征突击手”、市卫生系统“农村卫生工作先进个人”、“泉州市十佳青年志愿者”,在省级发表论文3篇。

7、谢文港,男,汉族,1968年6月出生,学历本科,1990年7月毕业于福建医科大学医疗系临床专业,副主任医师,现任安溪县医院副院长。从事消化内科、消化内镜工作20年,承担我县100多万人口消化内镜检查的大部分工作。擅长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消化不良、胰腺炎、肝胆疾病、炎症性肠病等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治,在消化系统肿瘤的内科综合治疗方面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胃镜、肠镜诊疗技术方面有较深的造诣。率先在我县开展电子胃镜、电子肠镜检查技术,率先在我县开展幽门螺杆菌检查、上消化道异物清除术、高频电凝电切技术,无痛胃镜、肠镜技术,染色内镜技术等多项新技术,填补了我县消化系统疾病内镜检查、治疗的多项空白。业务上精益求精,撰写科研论文多篇,参加国家级、省级学术交流,并在国家级、省级杂志上发表。因业务水平较高、工作表现突出,2006年被福建省消化内镜学会推选为福建省消化内镜委员。2008年当选为泉州消化内镜学会常委、泉州消化内科学会常委。2009年被评为安溪县卫生系统中青年学科带头人。

8、林剑生,感染疾病主任医师,1989年至今在安溪县医院传染科临床工作。1995年任科主任,1998年当选为福建省中西医结合肝病学会委员,2004年当选为福建省传染病、寄生虫病学会委员。他在诊治感染疾病领域有一定的造诣。2001年,他主持开展的《干扰素、病毒唑联合治疗流行性乙型脑炎》项目,获县科技进步二等奖。撰写或与人合作《还原性谷胱甘肽联合核、检酸治疗活动性肝硬化近期疗效观察》、《干扰素病毒唑联合治疗流行性乙型脑炎35例疗效观察》等论文,在省、市学术会议交流并获奖。

9、廖世宏,主任医师。他长期在安溪县医院超声诊断科工作,率先在安溪县开展临床超声诊断研究,为全县超声医学的学科带头人,具有较系统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注重了解国内外超声诊断现状和发展趋势,对本地区常见病、多发病,超声诊断符合率高,开展对急、危、重症病人及罕见病例的超声诊断研究,除了较规范化做好腹部,浅表器官及临床各科各系统的超声诊断,提高诊断符合率外,还积极开展新技术新疗法的应用,并总结经验,在国家级和省级正式期刊上发表论文10多篇。

10、李国梁,男,主任医师,安溪县抗癌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中华医学会泉州市内科分会理事、泉州市肾脏病、血液透析、肾移植分会副主任委员,泉州市急诊医学学会理事、泉州市中西医结合学会理事、福建省中西医结合肾脏病学会第二、三、四届委员、福建省血液净化组委员、闽西南肾脏病协作组委员。1983年7月调入安溪县医院,历任医务科副科长、业务副院长兼内科科主任、常务副院长。他对内科系统的多发病及疑难危重病尤其是肾脏疾病的诊治,有较高的造诣,发表在国家级医学刊物的论文20余篇,多次获论文奖。

11、叶金练,主任医师,现任县医院党委常务副书记、工会主席、大外科主任、福建省神经外科学会常委、泉州市外科学会理事、安溪县医学会副会长、安溪县优秀拔尖人才。从事外科工作31年,1995年始从事神经外科工作,累计开展各种外科手术近万例。颅脑手术4000多例,计生结扎、引产手术13000多例。在国家级、省级发表论文30多篇,完成县科研课题2项,获市优秀论文奖1项,县人民政府科技成果奖4项。1996年获泉州市先进科技工作者;2001年获福建省“五一”劳动奖章;2007年获福建省“医德标兵”。

12、谢宝清,儿科主任医师,1999年4月调入安溪县医院工作,同年12月任儿科主任至2007年10月,是泉州市儿科协会理事。2001年任医院党委副书记,2004年兼任第四支部党支部书记。先后发表国家级、省级论文十几篇。其中《5对极低出生体重双胞胎儿抢救体会》参加世界医学论坛2005年台湾医学暨医院管理新技术研讨会,被定为大会交流,并获优秀论文证书。由她主持的儿科科研项目《高压氧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疗效与预后观察》被评为2005年县科技进步三等奖。

OK,关于安溪县医院和安溪县医院的介绍的内容到此结束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关键字:相信 网友 不是 明白 

    看看以下问答是否对您有帮助

    更多>
    问:炒腊肉?腊肉是直接炒还是煮熟炒
    答:

    大家好,安溪县医院相信很多的网友都不是很明白,包括安溪县医院的介绍也是一样,不过没有关系,接下来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安溪县医院和安溪县医院的介绍的一些知识点,大家可以关注收藏,免得下次来找不到哦,下面我们开始吧!一、安溪县医院的介绍安溪县医院

    问:巴山夜雨涨秋池的上一句 问君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下一句是什么
    答:

    大家好,安溪县医院相信很多的网友都不是很明白,包括安溪县医院的介绍也是一样,不过没有关系,接下来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安溪县医院和安溪县医院的介绍的一些知识点,大家可以关注收藏,免得下次来找不到哦,下面我们开始吧!一、安溪县医院的介绍安溪县医院

    问:中国传统文化手抄报 传统文化手抄报的内容
    答:

    大家好,安溪县医院相信很多的网友都不是很明白,包括安溪县医院的介绍也是一样,不过没有关系,接下来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安溪县医院和安溪县医院的介绍的一些知识点,大家可以关注收藏,免得下次来找不到哦,下面我们开始吧!一、安溪县医院的介绍安溪县医院

    问:小孩子早期教育(什么是早期教育)
    答:

    大家好,安溪县医院相信很多的网友都不是很明白,包括安溪县医院的介绍也是一样,不过没有关系,接下来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安溪县医院和安溪县医院的介绍的一些知识点,大家可以关注收藏,免得下次来找不到哦,下面我们开始吧!一、安溪县医院的介绍安溪县医院

    问:糖水鸡蛋?糖水冲鸡蛋怎么弄
    答:

    大家好,安溪县医院相信很多的网友都不是很明白,包括安溪县医院的介绍也是一样,不过没有关系,接下来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安溪县医院和安溪县医院的介绍的一些知识点,大家可以关注收藏,免得下次来找不到哦,下面我们开始吧!一、安溪县医院的介绍安溪县医院

    蘑菇宝贝网QQ交流群

    10613862

    欢迎各位妈妈加入交流!

    宝宝的世界,等着我们去探索!

    • 官方微信→

      宝贝网官方微信→
    • 手机触屏版→

      宝贝网手机触屏版

    Powered by 蘑菇宝贝网| 网站备案号:陕ICP备2023010308号-4 © 2018-2021 www.mogubaby.com版权所有,专业的母婴育儿知识网站!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