蘑菇宝贝网,专业的母婴育儿知识网站!

宝贝网→

蘑菇宝贝网公众号
您的位置:宝贝首页>育儿问答 >宝宝成长指标(宝宝成长发育指标)

宝宝成长指标(宝宝成长发育指标)

2024-01-09 17:23:20育儿问答
关于宝宝成长指标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不过没关系,因为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宝宝成长发育指标的知识点,相信应该可以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和问题,如果碰巧可以解决您的问题,还望关注下本站哦,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一、宝宝成长发育指标1、本文将介

感谢邀请,小编今天来为大家分享一下宝宝成长指标的问题,以及和宝宝成长发育指标的一些困惑,大家要是还不太明白的话,也没有关系,因为接下来将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就开始吧!

一、婴儿发育指标对照表

婴儿发育指标对照表,对于很多家庭来说,孩子是最重要的,婴儿身高体重是衡量宝宝生长发育的标准之一,刚出生的宝宝需要很多营养,以满足自身生长发育的需求。下面是婴儿发育指标对照表。

满月时,男婴体重3、09-6、33千克,身长48、7-61、2厘米;女婴体重2、98-6、05千克,身长47、9-59、9厘米。

满月时,俯卧抬头,下巴离床三秒钟;能注视眼前活动的物体:啼哭时听到声音会安静;除哭以外能发出叫声;双手能紧握笔杆;会张嘴模仿说话。

满两个月时,男婴体重3、94-7、97千克,身长52、2-65、7厘米;女婴体重3、72-7、46千克,身长51、1-64、1厘米。

逗引时会微笑;眼睛能够跟着物体在水平方向移动;能够转头寻找声源;俯卧时能抬头片刻,自由地转动头部;手指能自己展开合拢,能在胸前玩,会吸吮拇指。

满三个月时,男婴体重4、69-9、37千克,身长55、3-69、0厘米;女婴4、40-8、71厘米,身长54、2-67、5厘米。

俯卧时,能抬起半胸,用肘支撑上身;头部能够挺直;眼看双手、手能互握,会抓衣服,抓头发、脸;眼睛能随物体180度;见人会笑;会出声答话,尖叫,会发长元音。

满四个月时,男婴体重5、25-10、39千克,身长57、9-71、7厘米,女婴体重4、93-9、66千克,身长56、7-70、0厘米。

俯卧时宝宝上身完全抬起,与床垂直;腿能抬高踢去衣被及踢吊起的玩具;视线灵活,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外一个物体;开始咿呀学语,用声音回答大人的逗引;喜欢吃辅食。

宝宝成长指标(宝宝成长发育指标)

满五个月的男婴体重5、66-11、15千克,身长59、9-73、9厘米。女婴5、33-10、38千克,身长58、6-72、1厘米。

能够认识妈妈,以及亲近的人,并与他们应答;大部分孩子能够从仰卧翻身变成俯卧;可靠着坐垫坐一会儿,坐着时能直腰;大人扶着,能站立;能拿东西往嘴里放;会发出辅音一二个。

满六个月时,男婴体重达5、97-11、72千克,身长61、4-75、8厘米,女婴体重5、64-10、93千克,身长60、1-74、0厘米。出牙两颗。

手可玩脚,能吃脚趾;头、躯干、下肢完全伸平;两手各拿一个玩具能拿稳;能听声音看目的物两种;会发两三个辅音;在大人背儿歌时会做出一种熟知的动作;照镜子时会笑,用手摸镜中人;会自己拿饼干吃,会咀嚼。

满七个月时,男婴体重达6、24-12、20千克,62、7-77、4厘米,女婴体重5、90-11、40千克,61、3-75、6厘米。牙齿2~4颗。

会坐,在大人的帮助下会爬;手能拿起玩具放到口中;会表示喜欢和不喜欢;能够理解简单的词义,懂得大人用语言和表情表示的表扬和批评;记住离别一星期的熟人3~4人;会用声音和动作表示要大小便。

满八个月时,男婴体重达6、46-12、60千克,身长63、9-78、9厘米。女婴体重达6、13-11、80千克,身长62、5-77、3厘米、本月可出2~4颗牙。

能够扶着栏杆站起来;可以坐得很好;会两手对敲玩具;会捏响玩具;会把玩具给指定的人;展开双手要大人抱;用手指抓东西吃;会用1~2种动作表示语言。

满九个月时,男婴体重达6、67-12、99千克,身长65、2-80、5厘米。女婴体重达6、34-12、18千克,身长63、7-78、9厘米。牙齿2~4颗。

扶物站立,双脚横向跨步;拇指和食指能捏起细小的东西;能听懂自己的名字;能用简单语言回答问题;会随着音乐有节奏地摇晃;认识五官;会做3~4种表示语言的动作;知道大人谈论自己,懂得害羞;会配合穿衣。

满十个月时,男婴体重6、86-13、34千克,身长66、4-82、1厘米。女婴体重6、53-12、52千克,身长64、9-80、5厘米。出4~6颗。

会叫妈妈、爸爸;认识常见的人和物;能够独自站立片刻;能迅速爬行;大人牵着手会走;喜欢被表扬;主动地用动作表示语言;主动亲近小朋友。

满十一个月时,男婴体重7、04-13、68千克,身长67、5-83、6厘米。女婴体重达6、71-12、85千克,身长66、1-82、0厘米。出4~6颗。

大人牵一只手就能走;能准确理解简单词语的意思;会叫奶奶、姑、姨等;拿指出身体的一些部位;会竖起手指表示自己一岁;不愿意母亲抱别人;有初步的自我意识。

满十二个月时,男婴体重达7、21-14、00千克,身长68、6-85、0厘米,女婴体重达6、87-13、15千克,身长67、2-83、4厘米。出牙6-8颗。

不必扶,自己站稳能独走几步;认识身体部位三到四处;认识动物三种;会随儿歌做表演动作;能完成大人提出的简单要求;不做成人不喜欢或禁止的事;开始对小朋友感兴趣,愿意与小朋友接近、游戏。

调查显示,各种营养缺乏症主要发生在1-3岁。这一时期的宝宝,体格和大脑的生长发育仍然非常迅速。然而,很多妈咪只注重让宝宝怎样吃得好、吃得多,常常忽视怎样吃得合理,吃得符合生长发育的需求。所以,很多的宝宝在这一时期出现了各种营养问题,如缺铁、缺钙、缺锌、缺乏多种维生素、肥胖症等。

1、生长发育速度仍很快。1-3岁的宝宝,虽然生长发育的速度比婴儿时期有所减慢,可仍然非常迅速,对各种营养素的需求都还很高。加上处于断母乳,正是离乳食品转变为主食的饮食过渡阶段。因此,应该更注意保证各种营养素及热能的供应。不然,容易使宝宝出现生长缓慢、停滞甚至营养不良。

2、胃肠消化功能仍不完善宝宝的牙齿正在逐步长出,2岁时基本出齐,咀嚼和消化能力比婴儿时期大为增强。但牙齿尚未完全出齐,咀嚼能力还相对较差。加之胃肠道蠕动及调节能力较低,各种消化酶的活性远不及成人。因此,消化功能仍还未发育完善,容易发生疾病。

3、身体对蛋白质的需求量大。宝宝的整个身体正在处于各个器官组织建造中,对蛋白质的需求量很大,特别是大脑的生长发育,不然就会影响到智力发育。身体肌肉发育也较快,特别是下肢、臀部和背部肌肉的发育。

宝宝的身高体重是否达标一直是新手爸妈关心的问题。今天,特意搜集了相关规定,并找出相关的宝宝发育指标表,爸爸妈妈们可以一睹为快啦!

婴幼儿身高标准的增长规律:足月儿身长平均为50厘米,出生后第一年大约增长25厘米,所以一岁时大约是75厘米;以后每年大约平均增长5厘米,因此2-12岁以后小儿身长(厘米)=年龄×5 75(厘米)。凡身高超过标准10%或不足10%者就算不正常。

妈网提醒:每个宝宝的发育都会有所差异,爸爸妈妈们切记不要按照标准来强行给宝宝补充营养或节食哦!

宝宝出生之后,每一个阶段的成长发育都是爸爸妈妈们关心的问题。爸爸妈妈们总是想知道,宝宝这样是不是太瘦小了?他有没有符合标准呢?头围在哪个范围内是正常的?了解宝宝身高、体重以及头围的计算公式,时刻监控自己的宝宝发育是否达标吧。

宝宝体重标准测量公式:1-6个月时体重(公斤)=出生体重(或3公斤) 月龄×0.6(公斤);7-12月体重(公斤)=出生体重(或3公斤) 月龄×0.5(公斤);2-10岁体重(公斤)=年龄×2 7(或8)。

宝宝身高标准的增长规律:足月儿身长平均为50厘米,出生后第一年大约增长25厘米,所以一岁时大约是75厘米;以后每年大约平均增长5厘米,因此2-12岁以后小儿身长(厘米)=年龄×5 75(厘米)。凡身高超过标准10%或不足10%者就算不正常。

宝宝头围标准计算公式:头围的大小与脑的发育密切相关,头围测量可作为儿童智力发育的指标之一。计算公式为:头围=身长(cm)*4/10 15。

身高、体重、头围是衡量宝宝是否发育正常的客观指标,因此测量也主要是围绕这三项进行。

测量方法:让宝宝仰卧于量床底板中线上,要脱去鞋袜,如果温度适宜,可以选择不穿衣服。宝宝的`面部朝上,一人固定宝宝的头部使其接触头板,两耳在同一水平上,测量者站在宝宝的右侧,用手握住宝宝的两膝,让他的双下肢互相接触并紧贴底板,另一只手移动足板,使其接触宝宝两侧足跟,这样就能比较准确测量出宝宝的身长了。

测量方法:测量体重应该选在宝宝进食后1小时,并且排便后进行,脱去宝宝的外套和衣裤,只穿着贴身的一层衣服进行测量。让宝宝平躺在秤盘里,如果宝宝可以站立,也可以站在秤上,这样就能测量体重了。

测量方法:测量头围要使用软尺,让宝宝坐着或者站着,太小的宝宝躺着也可以,用右拇指将软尺零点固定于宝宝头部右侧,软尺齐宝宝眉弓上缘处,经枕骨结节绕头一周,紧贴皮肤测量,保持左右对称,可以比较准确地测量宝宝的头围。

宝宝发育迟缓令家长十分担心,如果身高、体重和头围的测量值都比发育指标偏低的话,那么宝宝就是出现了全面的迟缓,这种情况应该立即去医院就诊,确认是否需要进行治疗。如果只是身高、体重和头围中的某一项指标偏低的话,那就表示宝宝出现了部分发育迟缓,这时候可以去医院检查脑神经或内分泌等项目,以便查明孩子的生理发展是否受到了影响。

除了需要正规的检查以外,家长还应该在宝宝的营养上进行改善,让宝宝在饮食中多摄入维生素和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给幼儿和学龄前的儿童适量钙质和鱼肝油,可以改善营养不良,身高偏低的情况。

良好的睡眠对宝宝来说也是很重要的,宝宝在熟睡中分泌的生长激素量是全天中分泌量的50%以上,生长激素分泌的高峰是在晚上十点以后,所以一定要保证这段时间宝宝是在睡觉的,俗话说的“人在睡中长”不无道理。

二、宝宝成长发育指标

1、本文将介绍宝宝成长发育的指标,帮助家长更好地了解宝宝的成长情况。

2、俯卧时尝试抬头,对铃声有反应,头转向声源。

3、垂直位时能竖头一会儿,能发出和谐的喉音,有面部表情,双眼随着物体转动。

4、俯卧时能抬胸,会咿呀发音,头可随着看到的物体或听到的声音转动180度,会注意自己的手。

5、试翻身,在俯卧时能用双手支撑起全身,会笑出声来,自己会玩手,见食物会表示喜悦。

6、扶着两侧腋下可以站立,能发出“DA,DA”等单调音节,会伸手拍物,能辨别人声,望镜中人笑。

7、能独坐一会儿,会伸手抓玩具,能认识熟人和陌生人,对别人表情有回应。

8、会熟练翻滚,自己独坐,会发出“爸爸”“妈妈”等音节,但无意识。能听懂自己的名字,自握饼干吃。

9、会爬,会自己坐起来,能重复大人发出的简单音节,注意观察大人的行为,会敲打、传递玩具。

10、扶着栏杆能站立,尝试自己坐下来,能懂几个词句如“再见”等,看见熟人会伸出手要抱。

11、能独站片刻,扶椅或推车能走几步,开始用单词,能模仿成人的动作,招手表示“再见”,能拍手。

12、能一手扶栏弯下身体拾东西,能说出一些单字词,会用杯子喝水。

13、独走,会蹲下拾东西,能主动说出一些单字词汇(如妈妈)。会指出自己的手和眼,对人和物有喜憎之分,穿衣能合作。

三、6个月的婴幼儿发育指标

1、体重:男宝5、97-11、72kg、女宝5、64-10、93kg。

3、身长:男宝61、4-75、8cm、女宝60.1-74cm

5、头围:男宝39、8-47、7cm;女宝38、9-46、5cm。

6、囟门:正常情况下前囟门仍未闭合。如果这个时候宝宝囟门仅剩指尖大小,似乎关闭了,其实并未骨化,应前往医院,由医生鉴别。

牙齿:平均0-2颗。每个宝宝的身体发育情况不完全一样,长牙也有早有晚,只要身体发育良好,都属于正常现象。有些宝宝在6个月左右,下齿槽就开始长出2颗中间门牙。

关于本次宝宝成长指标和宝宝成长发育指标的问题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我们非常高兴。

    关键字:宝宝成长 指标 很多 朋友 

    看看以下问答是否对您有帮助

    更多>
    问:产后瘦身衣(产后穿瘦身衣都怎么样,产后多久可以吃下奶的东西)
    答:

    感谢邀请,小编今天来为大家分享一下宝宝成长指标的问题,以及和宝宝成长发育指标的一些困惑,大家要是还不太明白的话,也没有关系,因为接下来将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就开始吧!一、婴儿发育指标对照表婴儿发育指标对照表,

    问:口腔溃疡的症状 口腔溃疡的症状有哪些
    答:

    感谢邀请,小编今天来为大家分享一下宝宝成长指标的问题,以及和宝宝成长发育指标的一些困惑,大家要是还不太明白的话,也没有关系,因为接下来将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就开始吧!一、婴儿发育指标对照表婴儿发育指标对照表,

    问:得了艾滋病有什么症状 感染艾滋病有什么症状
    答:

    感谢邀请,小编今天来为大家分享一下宝宝成长指标的问题,以及和宝宝成长发育指标的一些困惑,大家要是还不太明白的话,也没有关系,因为接下来将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就开始吧!一、婴儿发育指标对照表婴儿发育指标对照表,

    问:卵子,卵泡是怎么形成的
    答:

    感谢邀请,小编今天来为大家分享一下宝宝成长指标的问题,以及和宝宝成长发育指标的一些困惑,大家要是还不太明白的话,也没有关系,因为接下来将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就开始吧!一、婴儿发育指标对照表婴儿发育指标对照表,

    问:赤小豆薏米粥(薏米赤小豆怎么煮)
    答:

    感谢邀请,小编今天来为大家分享一下宝宝成长指标的问题,以及和宝宝成长发育指标的一些困惑,大家要是还不太明白的话,也没有关系,因为接下来将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就开始吧!一、婴儿发育指标对照表婴儿发育指标对照表,

    蘑菇宝贝网QQ交流群

    10613862

    欢迎各位妈妈加入交流!

    宝宝的世界,等着我们去探索!

    • 官方微信→

      宝贝网官方微信→
    • 手机触屏版→

      宝贝网手机触屏版

    Powered by 蘑菇宝贝网| 网站备案号:陕ICP备2023010308号-4 © 2018-2021 www.mogubaby.com版权所有,专业的母婴育儿知识网站!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