蘑菇宝贝网,专业的母婴育儿知识网站!

宝贝网→

蘑菇宝贝网公众号
您的位置:宝贝首页>育儿问答 >日喀则地区人民医院(西藏日喀则市仲巴县属于哪个市哪个区)

日喀则地区人民医院(西藏日喀则市仲巴县属于哪个市哪个区)

2024-02-05 06:32:58育儿问答
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解答日喀则地区人民医院这个问题的一些问题点,包括西藏日喀则市仲巴县属于哪个市哪个区也一样很多人还不知道,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析分析,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还望您关注下本站哦,谢谢~一、西藏日喀则

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解答日喀则地区人民医院这个问题的一些问题点,包括西藏日喀则市仲巴县属于哪个市哪个区也一样很多人还不知道,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析分析,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还望您关注下本站哦,谢谢~

一、西藏日喀则市仲巴县属于哪个市哪个区

仲巴县位于西藏自治区西南部、日喀则地区西部、喜马拉雅山西段与冈底斯山之间。总面积43594平方千米。总人口2万人(2003年)。

县人民政府驻拉让乡*,邮编:858800。行政区划代码:542333。区号:0892。拼音:Zhongba Xian。

仲巴县基本概况仲巴县位于东经82°-84.76°、北纬29.15°-31.8°,地处祖国的西南边陲,日喀则地区的最西端,喜玛拉山以北,马泉河两岸,西衔阿里普兰县,北靠阿里地区革吉、改则县,东邻阿里地区措勤县和日喀则地区萨噶县,南与尼泊尔王国接壤。雅鲁藏布江发源于仲巴县境内的杰玛央宗冰川,现正被列为国家级生态功能保护区。

仲巴县的经济主要以畜牧业为主,饲养绵羊、山羊、牦牛、马。

雅江源区域内已发现动物达60种以上,有喜马拉雅早獭、灰尾兔、野牦牛、藏野驴、藏狐、藏羚羊和沙丘上栖息赤麻鸭、黑颈鹤、斑头雁及河里生长的无鳞鱼和占世界种类90%以上的裂腹鱼等高原特有兽种和世界上的珍稀动物。

目前有县书店、电影管理站、电影院、邮政电信、商业外贸、金融、广播电视、教育、科技、医疗卫生等部门。1964年创办第一所小学,至今有小学3所。有各科技人员140多人,主要为畜牧兽防人员。共有卫生机构13个。电视地面卫星接收站,可覆盖县驻地。

仲巴县南北长294公里,东西宽254公里;国土总面积为4.59万平方公里;约占日喀则地区总面积的1/4。县驻地海拔4772米,境内平均海拔在5000米以上。

境内地形复杂多样,既有岗底斯山的群峰林立,也有雅江源的雄伟壮观,更有南北两区的丰盛草原。

仲巴县境内有喜马拉雅山、冈底斯山、隆格尔等,山峦起伏。

在青藏高原南缘,是一条长大的国际性山脉。位于雅鲁藏布江—印度河一线以南,中国和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锡金、不丹等邻国境内。西起克什米尔的南迦帕巴峰,东至雅鲁藏布江大拐弯的南迦巴瓦峰,长约2400公里,宽约200~300公里。它由四条平行的东西向山脉组成,自北而南为:藏南分水岭、大喜马拉雅、小喜马拉雅、西瓦里克丘陵。在我国境内的,一般称为大喜马拉雅山。主脊海拔平均7000米以上,高于8000米的山峰有10座。

冈底斯山,藏语意为“众水之源”,汉语亦称“冈底斯里”、“阿褥山”。在西藏自治区西南部,位于阿里的普兰和日喀则的仲巴、昂仁、南木林等县境内。东接念青唐古拉山,南接喜马拉雅山,北联昆仑山脉,平均海拔约6000米。是内陆水系与印度洋水系的分水岭。冈底斯山又名“凯拉斯”,意为“雪山”。自古以来是中亚和东南亚各地人们仰慕、朝圣和旅游的圣地。

仲巴县境内河流纵横,湖泊密布。境内主要河流有柴曲、促贡藏布、当却藏布(仲巴境内称马泉河)、来乌藏布、毕多藏布、江曲藏布等。湖泊有昂拉仁错、帕龙错、塔若错、森里错、麦穷错。著名的雅鲁藏布江上游水系当却藏布就发源于仲巴县境内的杰马央冰川。

雅鲁藏布江是西藏最大的河流,又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河,有“极地天河”之称。它发源于喜马拉雅山北麓海拔5590米的杰巴央宗冰川。

亦称“热不肩湖”、“塔木龙湖”,意为“极盛湖”。在日喀则地区仲巴县境内,位于县驻地西北。海拔4931米,面积9平方公里。系淡水湖,周围有天然牧场。

亦称“达娃龙曲”、“达巴茶曲”,意为“泥滩谷河”。在日喀则地区仲巴县境内,位于县驻地以东。河内产裸鲤鱼、裸裂尻鱼。流域内有良好的天然牧场,牧有牦牛、犏牛及藏系绵羊。

亦称“擦曲”、“扎曲”,又称“擦曲藏布”、“柴河”,意为“盐河”或“碱河”。在日喀则地区仲巴县境内,位于县驻地西北。雅鲁藏布江交流。河内产裸裂尻鱼。两岸有天然牧场,牧有牦牛、犏牛及藏系绵羊。

仲巴县属高原亚寒带半干旱气候区。气候干燥、寒冷、风沙大、日照充足。年温差较大,无霜期短。年平均气温不超过20℃,最低气温在-40℃,年日照时数3000小时以上,年无霜期为110天左右,年降水量为280毫米。

由于所处的地理环境特殊,境内自然灾害频繁,常见的有干旱、风沙、暴风雪、鼠害等。

2008年8月25日21时22分,西藏日喀则地区仲巴县发生6.8级地震。一个多小时内,又在次发生4次4级以上余震。

藏历年是藏族人民的传统节日,也是最隆重的节日。日喀则地区既过藏历12月1日的“农民年”,又过藏历1月1日的藏历年。

过年从藏历12月29日开始。按习俗,要举行“古恰”活动,即院内院外彻底打扫干净,屋内摆上新卡垫,贴上新年画,这天特别注重对传说中的水神和灶神居住的厨房进行清扫和装饰。房内多种用具洗得干干净净,摆放整整齐齐。在墙上,用面粉画上八祥图徽,表示人寿粮丰,洋溢出祥和的节日气氛。入夜,先举行驱鬼仪式,然后全家人欢聚一起吃“古突”(古即九,突即面羹,是由面疙瘩、羊肉、萝卜、奶渣、人参果等料做成的)。按规矩,主妇给每人添九次。为了助兴和欢乐,人们还把辣椒、白石子、木炭、白羊毛等包进面团内,并用生面作成日、月、佛家三宝、歪脖子等形状,看谁吃到这些东西。吃着包有辣椒的,表示此人尖刻,白石子表示心肠好,木炭表示心黑,吃着白羊毛的表示性格温和,日、月、佛家三宝表示光明正大,歪脖子表示懒惰等。吃到这些东西都要即席吐出,引得哄堂大笑,妙趣横生。

大年三十,佛堂等装饰一新,五谷斗(卓索切玛)装满糌粑、麦粒、人参果等食品,插上麦穗,用彩色酥油花塑的羊头(鲁古)供奉在佛堂前,表示吉祥。根据各家经济条件,在佛堂前摆好各种食品。

初一早上三、四点钟,要喝青稞煮酒。由家庭主妇将青稞酒、糌粑、奶渣、人参果等拌合的煮酒,送到各人被窝前让人喝,喝了再睡。这一天背水妇女起得很早,认为取开井水吉利。早上开始,一家人还要聚在一起,献“卓索切玛”,互相道贺新年,并吃羊头、灌羊肠、风干羊肉、油炸肉饼、麦粥等藏餐。近年,部分城镇居民也时兴摆上炒菜、好酒,丰富餐桌,调剂口味。这天一般不外出,不干活,不打扫。更不能摔坏东西,尽快玩耍,乐在其中。这天如有“折嘎”(说唱艺人)上门说唱,一定要赏酒物,认为吉利。

初二开始,亲朋好友互相拜访。人们喜气洋洋,见面的第一句话是“扎西德勒”(吉祥如意)、“洛萨尔桑”(新年好)。客人进家门,先敬“切玛”,后敬酥油茶、甜茶、青稞酒。尔后可各据所好,玩藏牌、跳绳等等。有些村子的男女青年唱对歌,跳“堆谐”舞,初三起举行跑马射箭、演藏戏等文体活动。

改革开放以来,仲巴县进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新时期,特别是中央第四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召开后,进入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发展的新阶段。2002年,全县GDP达9324万元,牧民人均收入达2300元。年末牲畜存栏73.8万头(只匹)。

全县固定资产投资达3850万元,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开始起步。教育、文化、科技、卫生等社会事业得到发展。现有各级各类学校11所,其中包括3所完小、5个教学点、1所希望小学、1所流动帐篷小学、1所戴帽中学,教师55名,学龄儿童2430名,在校生人数达1737人,适龄儿童入学率和巩固率分别达67%和89%。现有电话用户319户。全县有2所医院,8个合作医疗点,群众享受初级医疗保健服务全面得到扩大。部分乡镇安装了电视接收站,“村村通工程”全面实施中。援藏工作开局良好,受援工作进展顺利。当前仲巴县正朝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前进。

巴县经过认真研究和科学论证,提出了草原畜牧业、矿产业、旅游业和边贸经济为四大优势产业。其中草原畜牧业和边贸经济是全县的两大现实优势:全县可利用草场面积达4900万亩,理论饲养牲畜可达到200万头(只匹),现实际饲养达100多万头(只匹),近年年末牲畜存栏都在70多万头(只匹)以上,畜牧业是仲巴县的支柱产业和特色经济;仲巴县与尼泊尔王国传统的较活跃的边贸市点达5个,每年出售活畜都在10万头(只匹)以上,另外还兼售建材、百货等,总交易额均4000万元以上。矿产业和旅游业为仲巴县的两大潜在优势;经初步探明的矿产资源主要有锂、硼沙、砂金、铬铁矿等,品位比较高,还有较丰富的原盐资源,开发潜力巨大;219国道线横穿全县境内400余公里,是通往著名的阿里神山、圣湖的必经之道。仲巴县还蕴藏着雅江源头自然保护区、达荣温泉、天然溶洞等旅游资源。

仲巴县辖1个镇、12个乡:帕羊镇;琼果乡、扎东乡、亚热乡、布多乡、偏吉乡、纳久乡、吉拉乡、霍尔巴乡、吉玛乡、仁多乡、隆格尔乡、帕玛乡。共有59个村委会。

仲巴,1951年以前称珠珠宗,属阿里噶本管辖。1960年设仲巴县,由阿里专署管辖。1962年9月,仲巴县划归日喀则专署管辖。建县时机关驻岗久,1964年3月迁扎东。由于当地沙害严重,1986年,经国务院批准,决定将县址由扎东搬迁到扎东偏西20千米的马泉河与柴河汇合处刮那古塘。1990年8月27日,经国务院批准,县址迁至托吉。县府现驻拉让乡。

仲巴县辖3个区,13个乡(拉让乡、亚热乡、琼果乡、布多乡、帕羊乡、偏吉乡、纳久乡、霍尔巴乡、吉拉乡、隆嘎尔乡、吉玛乡、帕玛乡、仁多乡),59个村委会。

2000年,仲巴县辖1个镇、12个乡。总人口17860人(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各乡镇人口:帕羊镇 1851人、琼果乡 1225人、拉让乡 1342人、亚热乡 1094人、布多乡 451人、偏吉乡 1543人、纳久乡 1044人、吉拉乡 679人、霍尔巴乡 1085人、吉玛乡 1493人、隆嘎尔乡 2510人、帕江乡 1867人、仁多乡 1676人。

2020年6月,仲巴县列入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西藏片区)。

2019年8月,2019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名单出炉,仲巴县在列。

2019年3月15日,仲巴县上榜2018年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名单。

二、西藏日喀则市定结县人口密度怎么样

定结县位于西藏自治区南部、日喀则地区南部、喜马拉雅山北麓。总面积5816平方千米。总人口2万人(2003年)。

县人民政府驻江嘎镇,邮编:857900。行政区划代码:542332。区号:0892。拼音:Dingjie Xian。

定结县基本概况定结县位于西藏南部、日喀则地区南部、喜马拉雅山北麓,是西藏自治区边境县之一。面积541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万亩,草场面积2.3万亩,林地面积约44万亩。总人口1.6万人。辖11个乡(县辖乡9个、区辖乡2个),81个村民委员会。

定结藏语意为"水底长出"。公元1354年帕竹政权统治时期,推行卡制时建宗。清代隶属前藏噶厦政府管辖。1959年民主改革时,旧宗址成为定结县人民政府的办公地点。1960年1月合并旧西藏的定结宗、康巴宗和金龙卡(1959年前隶属班禅堪布会议厅管辖)以及孔马地区,建立了定结县人民政府。1962年从定结县划出岗巴区和塔杰区成立岗巴县。同年定结县人民政府驻地由定结村迁到江嘎。隶属日喀则地区行政公署管辖至今。

该县属喜马拉雅山北麓湖盆区,地势南北高,中间低。东部是以错姆折林为中心的高原湖盆区,平均海拔4500左右,地形较炙宽阔平坦。中西部是以叶如藏布和金龙河为两条主线的河谷区。南部是喜马拉雅山支脉脊背高寒区,海拔在4700米以上,多为冰川和雪山。西南部是陈塘峡谷区,地处喜马拉雅山主脊南翼,该峡谷地势差异大,平均海拔2500米,多为原始森林。属高温带半干旱季风气候区。除陈塘林区气候温和、雨水充沛、无霜期长外,其它大部分地区干湿季分明,日照充足,太阳辐射强,干燥少雨,多大风,气候条件差。年日照时数3326小时,年无霜期100天左右,陈塘区年无霜期约为200天左右,年降水里236.2毫米。常风的自然灾害有:旱灾、雪灾、风灾、冰雹、霜灾、山洪等。

已知的主要矿种有硼、食盐、瓷土、泥炭等。野生动物有羚羊、羚、喜马拉雅塔尔羊、盘羊、长尾猴、班羚、雪豹、熊猴、小熊猫、金猫、林麝、马麝、黑熊、豹猫、赤鹿、岩羊等。野生植物资源有长蕊木兰、水青树、锡金海棠、藏延龄草、胡黄连、桃儿七、天麻、参三七、雪莲花等。

定结属半农半牧县。牧业农作物有青稞、春小麦、豌豆、鸡爪谷、玉米、荞麦、大豆。主要饲养牦牛、犏牛、黄牛、马、驴、绵羊、山羊。林业主要集中在陈塘地带。

工业以传统的民族手工业为主。产品主要有卡垫、氆氇、藏毯、藏被、围腰、陶制品。另有小型面粉、糌粑、菜籽油的加工。

公路建设始于1962年,至1989年全县共有3条主要公路:一条通过萨加县至日喀则市;一条通过定日县至樟木口岸;另一条通过岗巴县至亚东县。

江嘎,处于自然形成的冲积扇上,海拔4300米,常住人口1000多人。1987年制定了县驻地地建设总体规划,现已初具规模。学校、医院、银行、商店、邮电、自来水供应、太阳能浴室等社会公共服务设施齐全,为县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陈塘地带,1988年被西藏自治区列入珠穆朗玛峰自然保护区范围,成为研究自然历史和人文历史遗产的重要基地。

定结县位于西藏自治区西南部,喜马拉雅山北麓。地处东经87°30′~88°37′,北纬27°80′~28°75′。东连岗巴县,西临定日县,北与萨迦县接壤,南与尼泊尔和锡金两国毗邻,边境线长达165公里。

全县属沿喜马拉雅山脉的高原山区,地势东高西低,东部是以多布扎湖为中心的高原湖盆地区,海拔4500米左右,地形较为宽阔平坦,以经营牧业为主,兼营农业。中西部是以叶如藏布河和金龙河为两条主线的河谷地区,海拔4300~4400米,沿河两岸的村落、人口、耕地、草场较为集中,以经营农业为主,兼营牧业。南部是喜马拉雅山支脉脊背上的高寒地区,海拔在4700米以上,多为冰川和雪山,有10多个小冰湖,属纯牧业区。西南部是陈塘峡谷区,地处喜马拉雅山主脊南翼,是印度洋暖湿气流北上高原的重要通道,该峡谷地势差异大,平均海拔2500米,并有林地面积约44万亩。

定结县属沿喜马拉雅山脉的高原山区,南部是喜马拉雅山支脉脊背上的高寒地区,海拔在4700米以上,多为冰川和雪山。

定结县境内有叶如藏布河和金龙河两条主要河流,分别发源于岗巴县和本县的金龙普,年流量分别在5~50、3~25立方米/秒之间;另有嘎马藏布和日屋藏布两条支流,均汇入朋曲河流向尼泊尔境内。还有面积达80多平方公里的多布扎咸水湖(水来源于多布榨藏布等小河流)和定结季节性淡水湖。全县河流总长度约250公里,河网密度0.033公里/平方公里,年径流总量4.7亿立方米。

定结县属高原内陆干燥气候。除西南部的陈塘林区受印度洋气候的影响,气候温和、夏秋雨水充沛、四季分明、无霜期长外,其它大部分地区四季不太分明,日照充足、紫外线强、昼夜温差大、干燥少雨、多大风、气候恶劣。

四季温差小,冬冷夏不热。年平均气温2℃。一月份平均气温-8℃。极端最低气温平均-27℃。七月份平均气温12℃。极端最高气温平均18℃。

全县主要农牧区年平均日照3326小时,相对无霜期100天左右。牧草生长期短。农作物靠提前播种延长生长期,后期易受霜灾影响。陈塘林区的相对无霜期200天左右。

年降水量236.2毫米,且85%以上集中在6月中旬~9月上旬。极端年最大降雨量约350毫米。

风力资源得天独厚,年平均大风达230天,平均风速18~20米/秒,可供大、中、小型风力发电机工作。

太阳能资源是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年总辐射为200千卡以上/平方厘米,提供了太阳能发电、太阳能取暖的有利条件。

水利资源丰富,境内河流纵横,灌溉方便,且流速快、落差大,多处可建中小型水电站。大面积的荒山、荒滩和荒坡有待开发,有的可建设成种树种草基地,有的可变为良田。

主要珍贵动物资源有:国家一类保护动物羚羊、鬣羚、喜马拉雅塔尔羊、盘羊、长尾猴、斑羚、雪豹等;国家二类保护动物熊猴、小熊猫、金猫、林麝、马麝、喜马拉雅麝等;国家三类保护动物黑熊、豹猫、赤麂和岩羊等。

主要珍贵植物资源有:国家重点保护植物长蕊木兰、水青树、锡金海棠、西藏延龄草、胡黄莲、桃几七、天麻、参三七、雪莲花等。还有约20万亩原始森林有待开发利用。县境内还有硼砂、食盐、瓷土、泥炭等矿产资源。

逛林卡是藏族群众根据高原气候、环境和生活条件形成的一种民族习惯。以前,每年藏历5月1日至15日这半个月里,人们走出庭院,来到浓荫密布的林卡游玩,逐步成为林卡节。

日喀则林卡节在每年阳历6月1日。6月初的日喀则阳光明媚,风和日丽,绿草茵茵,枝叶嫩绿,农区的大忙时节基本过去,确实是人们去享受、去体验大自然无限美好的大好时节。现已成为人民群众、机关干部、职工和孩子们同过“六一”儿童节的快乐节日。

节日前,人们就要去林卡选择地方,并尽早搭好帐篷和准备好必要用具。过去主要在年楚河畔的贡觉林卡,现在又新辟了一些地方。节日里,学校要组织学生举旗、列队、敲锣打鼓到林卡,并举行少先队活动仪式,表演丰富多彩的少儿节目,给节日增添无限乐趣。专业文工团、民间藏戏队也要登台表演。

林卡里,帐篷林立,人流如潮,欢歌曼舞,热闹非凡。一家老小围在一起,饮酒玩耍,唱歌跳舞,自娱自乐的情形到处可见。林卡节人们一般要尽情玩耍、游乐一个星期。

2005年,全县实现国内生产总值(GDP)8385万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466万元,第二产业增加值2816万元,第三产业增加值4551万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6021.68元。

农作物品种主要有青稞、春小麦、豌豆、油菜、土豆等,一年一熟,4-5月份播种,9月份收获。在陈塘林区800亩山坡地上也种鸡爪谷、玉米、小麦、荞麦、青稞、大豆、蔬菜等作物,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定结县是日喀则地区高海拔农业县之一,年播种面积 3.675万亩。以人工条播和点播为主,亦有少部分撒播,靠引用河水和山泉自流灌溉,耕作方式落后,管理粗放,陈塘仍保持有刀耕火种的原始耕作习惯。

2005年,全县农作物实际播种面积为3.675万亩,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为2.573万亩,占总播面积的 70%;经济作物播种面积0.735万亩,占总播面积的20%,比上年增加0.068万亩;饲草料播种面积为0.367万亩,占总播面积的10%,比上年增加0.122万亩;粮、经、饲三元结构比例为70:20:10。全县有总草场面积528.64万亩,可利用草场面积468.16万亩,已利用草场面积277.48万亩,农牧民人均占有牲畜13.03头(只、匹)。牲畜的繁殖靠自然交配,适龄母畜一般每年生一胎,春季4-5月份接羔(犊)。

我县的林业主要集中在陈塘森林地带,加上连接到外围的灌木林地和半农半牧区的小面积人工造林,估计可达几十万亩。森林覆盖率约为3-5%。按照历史习惯,居住林区和林区边缘的群众仅根据需要每年采伐少量自用材,少量进入市场销售,整个林区基本上处于原始状态,1988年被西藏自治区列入珠穆朗玛峰自然保护区的范围,成为研究自然历史和人文历史遗产的重要基地。2002年,全县零星植树9.18万株。2005年全县植树造林总面积达2061亩,造林成活率达到了85%。完成初始登记人工国有林299.67公顷,人工集体林12.8公顷,人工个体林6.6公顷,退耕还林300公顷,天然林5630公顷,天然灌木林146369公顷,总共初始登记152618.07公顷。

以传统的民族手工业为代表,品种有:卡垫、氆氇、藏毯、藏被、围腰、围裙、泥土制陶等。从业人员较为普遍,一般制品仅限于自用,极少量进入市场作为商品流通。面粉和糌粑加工以水磨为多,油菜籽的加工也多用土办法。

2005年实施项目共计43个,其中:续建项目6个,投资2755.49万元;新开工项目37个,投资8650.99万元。2005年开工项目中当年竣工35个,完成投资3647.6万元;当年开工跨年度项目2个,总投资3431.06万元,年内可完成投资1600万元;续建项目6个全部竣工,完成投资2755.49万元。截止9月底,全县共完成固定资产7938.09万元,预计年底可实现固定资产8003.09万元。

财税收入、农牧民收入实现较快增长。截止2005年9月底,全县地方财政收入完成195万元,完成自定目标的100%,完成地区指标的100%;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20元,同比增长260元。

至2005年底,县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到367户,新增27户,新增从业人员98人,新增注册资金100万元,实现增加值168万元,完成日喀则地区指标的112%。

2002年全县分别有邮政、电信局各一个,全县电话装机容量达1600门,电话机安装437门,其中:国内外长途电话328门,IC电话机4门,全年实现邮政、电信业务收入达31.8万元。近年来电信、邮政、移动事业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座机、手机、好易通等已经普及到了广大农牧民群众家庭。

历史上,我县有古都、日屋、萨尔三个边贸互市点,1963年旧历8月15日,三个边贸互市点集中到日屋,由此形成了民间自发的日屋边境贸易市场,据此,1972年经国务院批准,日屋被确定为国家二级口岸,但由于种种原因一直都未开放,我县为口岸市场建设发展从财力、物力、人力上做了大量工作,形成了现有门面35间,帐篷30多顶的日屋边境贸易市场。中尼双方边民进入市场以物易物,自由等价交换,对活跃边境经济,方便边民生活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为此边贸在每年的5--10月份进行,交易盛期为7--9月份,来此经商的国内外商人达3000多人,且一年一度的“夏尔巴民俗艺术节”云集在此的国内外商人多达7000人以上,大大地繁荣了定结县的市场,有力地推动了定结县市场经济的发展,商人们在此交易的商品有羊毛、盐、砖茶、大米、面粉、青稞、卡垫、马匹、羊只、犏牛、玉米、芒稼、酥油、木材、日用百货等90多种商品在日屋进行互市贸易,中方边民进入市场的产品有:活山羊、粮油、食盐、棉布、球鞋、暧水瓶等日用品和一些土特产品,尼方商人入境交换的主要产品有:犏牛、酥油、化纤、布料、装饰品和民族用品等,每年交易数量上千吨,成交额达120万元以上,每年为县财政创收达30万元左右,占年度财政收入的20%以上,日屋边境互市贸易的发展对我县农牧民群众生产、生活水平的提高,财政收入的增加,市场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有力的推动作用。

定结县辖3个镇、7个乡:江嘎镇、日屋镇、陈塘镇;郭加乡、萨尔乡、琼孜乡、定结乡、确布乡、多布扎乡、扎西岗乡。共有81个村委会。

定结,帕竹政权统治时期建宗。清代隶属前藏噶厦政府管辖。1959年民主改革时,旧宗址成为定结县人民政府的办公地点。1960年1月合并旧西藏的定结宗、康巴宗和金龙溪卡(1959年前隶属班禅堪布会议厅管辖)以及孔马地区,建立了定结县人民政府。1962年从定结县划出岗巴区和塔杰区成立岗巴县。同年,定结县人民政府驻地由定结村迁到江嘎镇,隶属日喀则地区行政公署管辖至今。

定结县辖11个乡(县辖乡9个、区辖乡2个),81个村委会:陈塘区;江嘎乡、萨尔乡、日屋乡、琼孜乡、定结乡、多布扎乡、扎西岗乡、确布乡、郭加乡。

2000年,定结县辖3个镇、7个乡。总人口17691人(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各乡镇人口:江嘎镇2748人、日屋镇976人、陈塘镇1591人、郭加乡1268人、萨尔乡2143人、琼结乡2422人、定结乡1555人、多布扎乡1541人、扎西岗乡1908人、确布乡1539人。

2019年8月,2019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名单出炉,定结县在列。

2018年2月22日,定结县上榜2017年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名单。

三、日喀则的地理环境

日喀则市地处中国西南边陲、西藏自治区西南部,南与尼泊尔、不丹、印度三国接壤,西衔阿里地区,北靠那曲地区,东邻拉萨市与山南地区。经纬跨度在东经82°00′至90°20′和北纬27°23′至31°49′之间。全市国土面积18.2万平方公里,东西长800公里,南北宽220公里。

日喀则大体处于喜马拉雅山系中段与冈底斯-念青唐古拉山中段之间,南北地势较高,其间为藏南高原和雅鲁藏布江流域。日喀则地形复杂多样,基本上由高山、宽谷和湖盆组成,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

横亘全境南部的喜马拉雅山是世界上最年轻最高大的山系,平均海拔在6000米以上,高峰林立,万山丛生。在日喀则8000米以上的山峰有5座,即珠穆朗玛峰、洛子峰(8516米)、马卡鲁峰(8463米)、卓奥友峰(8201米)、希夏邦玛峰(8012米)。其中位于日喀则与尼泊尔边界上的珠穆朗玛峰是世界第一高峰,海拔8848.13米,雄居世界之巅,昂首俯视群山,还有7000米以上的高峰14座。此外,还有卡如拉、加措拉、马拉、仲拉、拉吉、马热拉等众多高山。

藏南谷地上段的雅鲁藏布江和年楚河流域的河谷平原,主要由拉孜——仁布宽谷和江孜——日喀则平原组成。另有喜玛拉雅山脉北侧、藏南高原上的朋曲河谷平原以及其一些零星的河谷平原。这些谷地坡度平缓,土层深厚,气候宜人,水源较充足。日喀则共发现矿床、矿(化)点及找矿线索234处,有金、银、锌、铅、锂、锑、汞、铜、铁、锰、铯、铬、硼、云母、砷、食盐、芒硝、钾、水晶、硫、磷、明矾石、煤、泥炭、油页岩、菱镁石、瓷土、石膏、石墨、石灰石、仁布玉石等46种,其中硼砂储量较大。

主要开采的矿种有金、铜、铅、锌、铬、锑、玉、硼、矿泉水、花岗岩等。

金矿:日喀则采金历史悠久,储量颇丰,岩金开采所在地为谢通门县荣玛乡。砂金矿有南木林县达孜金矿、昂仁阿木雄金矿。

锂、硼矿:锂资源量达153万吨,三氧化硼资源量达3220万吨,钾为3590万吨,按1990年币值和三分之一可采比计算,潜在价值在1500亿人民币以上。秋里南木湖硼砂矿,伴生有部分芒硝,硼砂储量86万吨,品位达到28%以上。

矿泉水:矿泉水有岗巴曲登尼玛矿泉水和江孜龙玛矿泉水。主要生产曲登尼玛矿泉水。曲登尼玛矿泉水泉口海拔5128米,是世界上最高的矿泉水水源,日出水量800吨左右。

建筑材料:砂石料主要在“雅江”及“年河”一带开采;花岗石主要在康玛县、谢通门县、拉孜县均有开采农牧业是日喀则国民经济的基础和支柱产业,日喀则经济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牧业的发展快慢。日喀则是西藏自治区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耕地面积125万亩,占西藏自治区的1/3,粮油产量占西藏自治区的40%左右,向国家交售的商品粮占西藏自治区的50-70%,粮油生产总量居西藏自治区第一位。畜牧业也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常年牲畜饲养量达550余万头(只、匹),折合800余万个绵羊单位,居西藏自治区第二位。

日喀则不仅是西藏自治区农牧业大地区,也是盛产农畜土特产品的地区之一。据统计,畜土特产品有十几种。其中,亚东鱼、帕里牦牛、岗巴羊、桑桑酥油、霍尔巴羊、江孜大蒜、“联嘎姆”高级糌粑、日喀则荞麦、艾玛岗马铃薯、拉孜优质油菜籽等。

1989年日喀则农牧业总产值达18777.30万元,比1980年增长了31.46%。其中,农业产值占49.40%,牧业产值占42.14%。

1999年粮油总产达到35.2万吨,比1994年增产7.2万吨,增长25.7%;农业总产值达87545.06万元,比1994年增加47381.59万元,增长54.1%;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1270元,比1994年增加249.88元,增长24.5%;1999年牧业产值达42111.08万元,比1994年增加15291.88万元,增长36.3%,成畜死亡率仅为2%左右。

2002年底,农村经济总收入达到12.99亿元,其中第一产业收入8.4亿元,占总收入的65%。农牧民人均收入1690元,比1994和1999年分别增长了65.7%和33.1%。日喀则粮油总产达到78091万斤,比1994和1999年分别增产21925万斤和3550万斤,增长28.1%和4.5%。其中,粮食产量73984万斤,油菜籽产量4107万斤,蔬菜产量1.58亿斤。日喀则年末牲畜存栏控制在570万头(只、匹)。肉类总产量2.71万吨,比1994和1999年分别增长57.6%和19.9%。奶类总产量5.72万吨,比1994和1999年分别增长60.7%和21.7%。

2013年,日喀则推广“藏青2000”良种8.5万亩,占全区推广任务的80%,推广“喜马拉22号”2.06万亩;高原特色农产品基地成为第二批中国外贸转型升级专业型示范基地;分别在江孜、拉孜等10县落实农机示范村10个;新续建青稞生产基地、退牧还草工程等农牧业项目19类186个,完成国家投资3.91亿元。2013年,日喀则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5.76亿元,同比增长3.7%。日喀则地处中国西南边陲,所辖18个区、县中共有9个边境县,与尼泊尔、不丹、印度三国接壤,边境线长1573公里,约占全区边境线长的一半。有4个开放口岸,29个互市贸易点。

1984年,由国家投资组建了日喀则首家专业外贸企业,2002年,日喀则共有各类外贸企业7家,有国有的、集体的、私营的和股份制的。

2002年日喀则口岸对外贸易进出口交易额达5亿元人民币(不包括互市交易额),比1987年的约7000万元人民币增长6倍多。

1984年至2000年,日喀则外贸公司累计出口活羊近10万只、出口羊毛4000余吨、出口油菜籽1500多吨、出口牛羊绒近1000吨、出口青稞约1.3万吨,累计出口创汇2193万美元,年均为农牧民转换现金收入约1000万元人民币。2002年,外贸公司实现出口创汇近500万美元,对外出口市场除传统的尼泊尔王国外,还开拓了印度、日本等国和欧美地区市场,对外出口产品除传统的羊毛、绸缎等外还开发了纺织品、机电品、玩具等。

2002年,日喀则共出口油菜籽2005吨,出口羊毛200吨,比2001年整整多了3倍。2001年日喀则互市贸易额为7890万元人民币,其中,出口5130万元、进口2760万元,2002年日喀则互市贸易额为8640万元,同比增长9.5%,其中出口7106万元,同比增长约38.5%。

2013年,日喀则共有3个已开放口岸,1个待恢复开放口岸,28个互市贸易点。西藏自治区有90%的边境贸易在日喀则的各大口岸进行。樟木口岸的边境小额贸易额达到20.44亿元,占全区外贸进出口总额的60%以上。日喀则地区邮电局,建于1952年6月,当时的组成人员10余人,大部分人员均来自于和平解放西藏的十八军官兵。同年10月1日,日喀则地区邮电局正式挂牌营业。当时的邮电局尤为困窘,只有几间破旧的房屋和落后的通信设备,业务仅有电报、电报汇款、信函、包裹等。邮政运输工具有解放牌汽车,马步班,邮路也开辟较少。1969年12月。邮电根据政府的需求,对邮、电进行分营,历时四年的分营,又于1973年8月,邮电开始合并,随后一直并肩到1998年。1998年9月10日,邮、电分营后,日喀则地区邮政局开始独立运行,下辖17个县(口岸)邮政局。日喀则自办局支局、所27个,拥有邮路6条,邮路总长单程2822公里,贯穿日喀则17个县(口岸)邮政局,其中国家一级邮路2条。2002年底,业务收入已达到958万元,业务总量961元,人均劳动生产率为53519.55元。

日喀则电信分公司于2000年7月18日正式挂牌成立,下设18个县(口岸)电信局和4个电信支局所。截止2002年底,日喀则18县(口岸)已开通17个县的光缆并进入本地网,电话交换机容量已达43248门,交换机实用容量已达28162门;通信光缆线路总长1878.37公里;长途业务电路总数达4910条、电话普及率由2002年的3.33%提高到4.41%,日喀则市城镇电话普及率每百人28.82部,日喀则电信通信收入4824万元,劳动生产率达24.49元。

日喀则移动通信分公司于2000年7月28日正式挂牌成立,并独立运营,单独核算,隶属于中国移动集团西藏自治区移动通信公司,2000年底网上用户2134户,业务收入750万元,固定资产334万元。

中国联通日喀则分公司是2000年8月11日,经中国联合通信有限公司批准,在日喀则国信寻呼有限公司的基础上进行筹备组建,2001年3月22日正式挂牌成立。西藏和平解放以前,日喀则没有一条现代意义上的公路,仅有骡马驿道,货物运输靠人背畜驮来完成。旧西藏日喀则地区有通往印度噶伦堡和尼泊尔的古道,日喀则通往印度的道路是由拉孜往西南经协噶尔、定日、聂拉木到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至印度。1951年3月动工修筑了拉日公路,1955年10月20日竣工通车。结束了日喀则地区无“一条公路”的历史,开辟了日喀则地区公路建设的新纪元。1955年以工代赈动工修筑了日喀则至江孜的公路,1955年10月通车,全线长90公里,1956年修筑了拉亚公路,全长547公里。1958年修筑了日定公路,1960年修筑了拉孜至普兰的拉普公路,1962年日定公路作为中尼公路的一部分路段,进一步进行了改建,1962年动工修筑了中尼公路,1962年7月10日通车。1991年4月20日动工改建中尼公路大竹卡至日喀则路段,1992年11月通车;1993年4月1日动工改建中尼公路柳区至中贝乡路段,1994年11月通车。1960年动工修筑了加加至吉隆的加吉公路,1963年通车。1960年修筑了定日至吉隆的公路,全长190公里。1960年修筑了日喀则至南木林的公路,全线长60公里,1960年日喀则地区所属的十一个县中除聂拉木和谢通门两县外,实现了县县通车。1967年4月日喀则专署交建局对日喀则至谢通门公路进行了测设,1967年5月动工修筑。

七十年代日喀则县乡公路全长6153公里,81个区(乡)、336个公社、1338个生产队通公路或简易公路,不通公路的区14个、公社141个,生产队854个,通车率区占85.9%,公社占70.3%,生产队61%,11个县区区通公路,2个县社社通公路。

八十年代,日喀则地区十八个县均已通公路。99个区社中的92个区社已通车,475个公社中的365个已通公路,通车率达76.8%,2192个生产队中的2093个已通公路,通车率达95.4%,日喀则县乡公路通车里程达1716公里。

至2002年,已形成日喀则市中心,通往拉萨、山南、阿里、邻国尼泊尔、印度以及地区十八个县市;以G318、G219为主干线,以省道为骨干,以县乡公路、专用公路、边防公路为基础的公路交通网络。截止2002年日喀则公路通车里程为12242.691公里,日喀则2条国道 1240.625公里,6条省道871.096公里,14条县道1847.29公里,65条乡道3686.66公里,328条村道及边防公路(含专用公路)4597.02公里。日喀则无一条二级及二级以上等级公路;日喀则203个乡镇中,198个乡镇通公路,占乡镇总数的97.54%,5个乡镇不通公路,占乡镇总数的2.46%,1751个行政村中的1433个行政村通公路,占行政村总数的81.84%,318个行政村不通公路,占行政村总数的18.16.%;公路密度为6.7243公里/百平方公里。等级公路1962.685公里,等外公路10280.006公里。

2011年7月8日,日喀则和平机场正式开航。

2013年,日喀则市区共有公交车辆89辆,市区公交线路9条,市周边公交线路11条。 2001年日喀则市18个区、县的建城区面积达26.44平方公里,比1996年增长45%。其中,桑珠孜区建城区面积达17.59平方公里,比1996年增长50%。2001年日喀则城市化水平为9.7%,比1994年增长0.5个百分点。其中日喀则市的城市化水平为35%,比1994年增长5个百分点。1994年至2000年,日喀则固定资产累计完成20.37亿元。

2000年,日喀则市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6亿元,比1959年增长676.85倍,比1994年增长4.67倍,各区、县仅在1994年至2000年间,多方筹措资金5.02亿元,用于城镇基础设施的进一步改善和修建;其中仅桑珠孜区在这期间投资1.36亿元。截止到2002年底,日喀则市桑珠孜区道路长度达39.1公里,面积 98.53万平方米,市区人均道路面积30平方米,比2000年增长了9平方米。

2002年,日喀则市内液化石油气充装站月售量890吨,日供应量达74.17吨。市区新老水厂的年实际供水量达438万吨,其中新水厂是1995年由上海市投资4500万元修建的。邮电业务也比1959年增长313倍,比1994年增长13.5倍。城镇绿化方面,九五期间也有一定的提高,市区公共绿地面积为33公顷,园林面积48公顷,按日喀则市区常驻人口计算人均绿地面积近70平方米。 2008年至2011年,日喀则共完成60737户农牧民安居工程建设任务,为此共投入资金46多亿元。2012年,日喀则农牧民安居工程建设任务为18806户,自治区投入补助资金3.12多亿元已全部到位。在财政支持下,2008年—2010年日喀则完成1429个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2010年—2011年完成378个村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和环境综合整治工作。

日喀则地区人民医院(西藏日喀则市仲巴县属于哪个市哪个区)

2008年至2011年,日喀则投入农林水事务资金60多亿元,落实城乡低保、城乡医疗救助、城乡居民和僧尼社会养老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三老人员、孤儿生活补助等各项社会保障资金预计达19多亿元,落实教育“三包”经费预计达8.5多亿元。

2013年,日喀则投资5.01亿元,完成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327个、农牧民安居工程11904户、30多个村整村推进工程,投资1.74亿元,解决5.32万人、293座寺庙的饮水安全问题;投资3.23亿元,电力入户4338户;解决33个乡镇、148个建制村的通畅和58个建制村、120座寺庙的通达问题;建成农村户用沼气9221座;完成各类造林22.7万亩。日喀则广播电视“户户通”加快实施,完成任务2.66万户,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分别达到97.94%、96.09%。 2002年底,日喀则市18个县(市)共有中学23所,其中完全中学1所,纯高中2所;县(市)、乡镇小学217所,教学点729个,中等专业学校1所,幼儿园1所,社会力量办学(园)2所。日喀则小学在校人数85936人,初中在校生18481人,高中在校生3443人。幼儿园在园750人,社会力量办学在校生321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为90.42%,初中入学率达到34%。日喀则有中学教职工1440人,小学教职工3304人,中小学教职工中藏族教师占总数的90%以上。截止2002年底,日喀则已经有13个县(市)实现了普及六年义务教育目标,“普六”人口覆盖率达到78%。

2007年和2008年,日喀则已全面完成“扫盲”、“普九”任务,“普九”人口覆盖率达100%,青壮年文盲率下降到2%以下。到2009年底,日喀则已配备教学光盘播放系统,建立收视点235个,计算机教室78个,“班班通”教学资源系统111个,44%的乡(镇)完小实现了教学资源“班班通”。 1955年10月,日喀则人民医院正式成立,建院初期仅有45名医务人员,12张床位,设有内、外等九个科室,这是日喀则第一所正规性医院。1959年10月以来各县(市)医院也相续成立,1972年地区卫生学校成立,设有护士、医士、药剂、藏医等专业,成为我地区第一所培养医药专业人员的学校。1974年地区防疫站又宣告成立,并逐步开展地甲、麻疹等普查、普治工作,建立了麻风病医院,继面开展了计划免疫和综合防治工作。

1959年日喀则共有医疗卫生机构5个,其中地市2个,县级3个,床位55张,其中地市45张,县级10张,卫技人员82名,平均每千人拥有床位0.18张,每千人拥有卫技人员0.11人,而此时的医疗卫生水平仅处于低级阶段,仅能开展一些常规的医疗诊治工作。

1982年日喀则藏医院成立,之后开办聂拉木藏药厂,成立瑞士红十字会援助的边雄藏医学校,为发展民族医药事业,解决农牧区缺医少药问题起到了积极作用。1983年,卫生执法监督工作开始起步。1986年,妇幼卫生保健工作又开始起步,并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和人口基金会的援助下,逐步在江孜等七县开展了基层妇幼卫生保健项目工作。

2002年日喀则合作医疗以县、乡为单位覆盖率达到100%与95%,参加农牧民占日喀则农牧区总人口的78.08%;有19家防疫机构,有8家妇幼机构,有3家医院被评为“爱婴医院”,孕产妇死亡率从解放初期的502/万下降到2002年的38.37/万,婴儿死亡率从解放初期的430‰下降到2002年的25.49‰,人均期望寿命从解放初期的35岁提高到67岁,2002年人口自然增长率8.59‰;共有藏医院2家,藏药生产厂家1个,17个县(市)均设有藏医科,形成了藏医药的医、教、研和藏药生产体系。2002年日喀则拥有各级卫生机构245个,床位1271张,卫生技术人员1614名,分别比1959年高出卫生机构240个,床位1216张、人员1532名。

2013年,日喀则实行农牧民及僧尼免费健康体检和儿童先心病医疗救治,完成农牧民体检61.51万人、僧尼体检4360人,筛查先心病儿童8.91万人,确诊129例,免费手术116例。藏历年:藏历年是藏族人民的传统节日,也是最隆重的节日。日喀则既过藏历12月1日的“农民年”,又过藏历1月1日的藏历年。

林卡节:逛林卡是藏族群众根据高原气候、环境和生活条件形成的一种民族习惯。以前,每年藏历5月1日至15日这半个月里,人们走出庭院,来到浓荫密布的林卡游玩,逐步成为林卡节。

达玛节:藏语为跑马射箭。最初流行在江孜,其他许多地方也有举行。过去江孜达玛节于每年藏历4月19日左右举行。有赛马、比试骑术、角力等活动,但主要是搞展佛、跳神、祭祀等宗教活动。现达玛节时间多在农闲的6月份举行。

沐浴节:“天上闪现太白星,人间河须请郎中”这句人人皆知的话,指的是藏历7月中旬,太白金星在湛兰的天空出现一周,经星光照射的江河、泉水、溪水随之聚变而具有水之八德。当太白金星闪烁的七天中,无论是城镇还是农村牧区,家家户户扶老携幼,提酒带餐到江河、去泉边尽情地饮水、游泳、沐浴、洗衣。

望果节:望果源于古代,盛于近代,是祈盼丰收而举行的活动。虽然各地的望果繁简不一,但其形式和内涵大同小异。开镰之前农事稍闲时,全村男女着上新装和僧侣一道列队转游庄稼地。队伍由持柱香、经幡、经书、宝伞、宝瓶、手鼓、锣钹、法号、彩箭的善男善女引路,全村人跟在后面。队伍按东南西北方向转游,每至一方祭此方神。在行进的途中不断地吹号、摇鼓、诵经、挥舞彩箭呼喊:“恰也怙秀,央也怙秀”(德福来吧,吉祥也来吧),烧香敬供村神,祈求丰收。转完了庄稼地便在荫凉处,进餐饮酒。过后进行赛马、赛牦牛、唱藏戏、跳舞等娱乐项目。

斗牛节:白朗县斗牛节在8月份举行,届时各乡村农牧民汇集一起,带着自家的公牛,进入指定的斗牛场,而后进行每乡、每村的斗牛比赛。比赛时二牛相斗难分难解,其场面惊心动魄,扣人心弦,最终弱者被顶倒或落荒逃去,才可结束二牛之间的恶战。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关键字:大家 解答 一些 包括 

    看看以下问答是否对您有帮助

    更多>
    问:哪种祛斑产品好 祛斑口碑最好十大排名
    答:

    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解答日喀则地区人民医院这个问题的一些问题点,包括西藏日喀则市仲巴县属于哪个市哪个区也一样很多人还不知道,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析分析,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还望您关注下本站哦,谢谢~ 一、西藏日喀

    问:橙子,橙子的功效与作用
    答:

    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解答日喀则地区人民医院这个问题的一些问题点,包括西藏日喀则市仲巴县属于哪个市哪个区也一样很多人还不知道,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析分析,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还望您关注下本站哦,谢谢~ 一、西藏日喀

    问:被蜂蜇了怎么办,被蜜蜂蛰了,怎么处理
    答:

    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解答日喀则地区人民医院这个问题的一些问题点,包括西藏日喀则市仲巴县属于哪个市哪个区也一样很多人还不知道,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析分析,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还望您关注下本站哦,谢谢~ 一、西藏日喀

    问:苏打粉刷牙?如何使用小苏打正确刷牙
    答:

    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解答日喀则地区人民医院这个问题的一些问题点,包括西藏日喀则市仲巴县属于哪个市哪个区也一样很多人还不知道,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析分析,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还望您关注下本站哦,谢谢~ 一、西藏日喀

    问:全身皮肤过敏怎么办,身体皮肤过敏痒怎么办
    答:

    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解答日喀则地区人民医院这个问题的一些问题点,包括西藏日喀则市仲巴县属于哪个市哪个区也一样很多人还不知道,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析分析,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还望您关注下本站哦,谢谢~ 一、西藏日喀

    蘑菇宝贝网QQ交流群

    10613862

    欢迎各位妈妈加入交流!

    宝宝的世界,等着我们去探索!

    • 官方微信→

      宝贝网官方微信→
    • 手机触屏版→

      宝贝网手机触屏版

    Powered by 蘑菇宝贝网| 网站备案号:陕ICP备2023010308号-4 © 2018-2021 www.mogubaby.com版权所有,专业的母婴育儿知识网站!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