蘑菇宝贝网,专业的母婴育儿知识网站!

宝贝网→

蘑菇宝贝网公众号
您的位置:宝贝首页>育儿问答 >如何办理二胎准生证(二胎准生证办理流程)

如何办理二胎准生证(二胎准生证办理流程)

2024-01-14 10:28:02育儿问答
今天给各位分享如何办理二胎准生证的知识,其中也会对二胎准生证办理流程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一、二胎准生证怎么办理1、到女方户籍所在地村委会领取并填写《再生一胎生育申请审批表》;2、将表格送到双

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如何办理二胎准生证这个问题,二胎准生证办理流程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一、二胎准生证怎么办理

1、到女方户籍所在地村委会领取并填写《再生一胎生育申请审批表》;

2、将表格送到双方工作单位或者户籍所在地的村委会进行核实,盖章签字;

3、携带已盖章的表格和相关资料去女方所在的乡政府或街道办事处进行核查审批后,再由计生部门审批;

4、县计生局受理后在二十日内进行审批并发放准生证。

根据《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第十八条规定,国家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两个子女。

符合法律、法规规定条件的,可以要求安排再生育子女。具体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其常务委员会规定。

(1)到女方户籍所在地村(居)委会领取《第二胎生育申请、审批表》,如实填写表格中规定的全部栏目,签上姓名,贴一张女方一寸免冠照片,并将申请表送双方所在单位(没有工作单位的送其户籍所在村、居民委员会)核实并盖章。

(2)凭结婚证,户口簿和双方所在村(居)委会或单位签字盖章的《第二胎生育申请、审批表》到女方户籍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人口和计划生育管理机构审查。

(3)女方户籍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在收到经村(居)委会或单位签字、盖章的《第二胎生育申请、审批表》后,对申请人的情况和是否张榜公布进行核实,再报送县一级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县一级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在20个工作日内审批决定。

(4)对双方都是农民的夫妻的生第二胎申请,经县级人口计划生育部门同意由乡(镇)人口和计划生育管理机构审批的,由乡(镇)人口和计划生育机构审批发放。

如果双方都是独生子女,第二胎准生证如何办理呢?

(2)和头胎准生证不同,第二胎准生证需要先办理,再怀孕。

(3)双独家庭第二胎准生证办理所需材料:夫妻双方身份,结婚证,一胎出生证明,户口本,夫妻双方独生子女证,夫妻双方的父母的户口以及其中一人的身份证,母亲的1寸登记照两张。

第二胎准生证的办理程序根据不同的人而有所区别,而且每个地方的规定也可能出现一些小小的差异,办理第二胎准生证手续前可先向户籍所在地的计生部门咨询。

国家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两个子女。

符合法律、法规规定条件的,可以要求安排再生育子女。具体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其常务委员会规定。

少数民族也要实行计划生育,具体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其常务委员会规定。

夫妻双方户籍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之间关于再生育子女的规定不一致的,按照有利于当事人的原则适用。

二、现在二胎需要办理准生证吗

生二胎不需要办理准生证,国家现在开放二胎政策,只要符合二胎条件的,可以不用办理准生证,但是要依法办理生育登记,很多地方直接在计生部门网站上就能办理生育登记。

现在二胎已经不需要再办理准生证了,因为生育第一个子女的时候夫妻双方肯定就已经办理过准生证,二胎在符合计划生育条例的情况下无需重新办理准生证。但是生育二胎的市民仍然需要向所属社区居委会或者村委会提出申请,需要补充相关的材料,等审核通过才可生二胎。

夫妻双方一方户籍在本市,或双方户籍均不在本市但女方在本地居住满1个月的夫妻,在生育第一个子女或第二个子女前进行登记,也就是说,生二孩不用再办“准生证”了。

所以,生二胎是不要办理准生证的。只要按照相关手续提供所需资料,即可生二胎了

1、先到准备给孩子上户口的父母其中一方的城市计划生育部门领取空白的《生育服务证》;

2、由女方户口所在地派出所开具《初婚初育证明》;

3、双方如果准备在生育服务证上填写工作单位,那么还得有双方单位开具的证明,并且在《生育服务证》上加盖单位公章;

4、将盖完单位公章的《生育服务证》拿到女方的街道计生委盖章;

5、拿着《初婚初育证明》、身份证、户口本去小孩将来落户的城市计划生育部门办理《生育服务证》即可。

综上所述,在国家出台了二胎政策以后很多人第一时间体贴关注的都是准生证的办理事宜,这里已经肯定的告诉大家,二胎无需办理准生证后才允许生育的。可是建议夫妻双方在生育二胎之前,对于本地计生部门规定的一些二胎政策要留心,去了解一下,计生方面地方政策和国家政策很多地方是有些出入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

第十八条国家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两个子女。符合法律、法规规定条件的,可以要求安排再生育子女。具体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其常务委员会规定。

少数民族也要实行计划生育,具体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其常务委员会规定。

夫妻双方户籍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之间关于再生育子女的规定不一致的,按照有利于当事人的原则适用。

三、二胎准生证办理流程

1、生育一胎的家庭,选择再次生育二胎时,不需要办理准生证的,是第一次生育的家庭,需要办理准生证。要求夫妻两个一同办理,材料为双方的户口本、身份证以及结婚证,原件复印件。

2、一胎:夫妻双方的户口本、身份证及结婚证。二胎:夫妻双方的户口本、身份证及结婚证,额外增加一项孩子的出生证明。

3、一胎:去户口所在的居委会或村委会办理。二胎:参考一胎办证的步骤,办理即可。

如何办理二胎准生证(二胎准生证办理流程)

4、🚶‍♂️夫妻双方一同办理

5、在异地工作生活的这部分人群,在生育宝宝的时候,夫妻双方应该各自去户籍所在地开具未生育或者未生育二孩的证明,然后到现居住地相关的村委或居委会办理生育登记证,并进行产检建卡。

6、生育登记证将赋予每个新生儿一个编码,也是为了国家计生部门能够及时准确的,采集到新增人口的情况。

四、二胎准生证怎么办理2023年

不需要办准生证。全面放开二孩生育,国家计生委重新制订新的计生政策,在二_一六年一月一日以后生育一孩,还是二孩,不需要审批,不需要准生证,直接到乡镇的计生登记。 1、二胎政策是中国实行的一种和计划生育政策相对应的生育政策。 2、对于符合特殊情况的已经育有一个孩子的夫妻,由夫妻双方共同申请,经县级(含县级市、区)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审批,可按人口计划及间隔期规定安排再生育一个子女。 3、2015年10月29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决定: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

国家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两个子女。符合法律、法规规定条件的,可以要求安排再生育子女。具体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其常务委员会规定。少数民族也要实行计划生育,具体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其常务委员会规定。夫妻双方户籍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之间关于再生育子女的规定不一致的,按照有利于当事人的原则适用。

文章分享结束,如何办理二胎准生证和二胎准生证办理流程的答案你都知道了吗?欢迎再次光临本站哦!

    关键字:今天 如何 办理 二胎 

    看看以下问答是否对您有帮助

    更多>
    问:孩子断奶后
    答:

    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如何办理二胎准生证这个问题,二胎准生证办理流程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一、二胎准生证怎么办理1、到女方户籍所在地村委会领取并填写《再生一胎生育申请审批表》;2、将表格送到双方工作单位或者户籍所在地

    问:二胎剖腹产比一胎剖腹产更痛吗
    答:

    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如何办理二胎准生证这个问题,二胎准生证办理流程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一、二胎准生证怎么办理1、到女方户籍所在地村委会领取并填写《再生一胎生育申请审批表》;2、将表格送到双方工作单位或者户籍所在地

    问:看自己能否生育
    答:

    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如何办理二胎准生证这个问题,二胎准生证办理流程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一、二胎准生证怎么办理1、到女方户籍所在地村委会领取并填写《再生一胎生育申请审批表》;2、将表格送到双方工作单位或者户籍所在地

    问:神经衰弱如何治愈
    答:

    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如何办理二胎准生证这个问题,二胎准生证办理流程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一、二胎准生证怎么办理1、到女方户籍所在地村委会领取并填写《再生一胎生育申请审批表》;2、将表格送到双方工作单位或者户籍所在地

    问:惠氏奶粉是哪个国家的
    答:

    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如何办理二胎准生证这个问题,二胎准生证办理流程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一、二胎准生证怎么办理1、到女方户籍所在地村委会领取并填写《再生一胎生育申请审批表》;2、将表格送到双方工作单位或者户籍所在地

    蘑菇宝贝网QQ交流群

    10613862

    欢迎各位妈妈加入交流!

    宝宝的世界,等着我们去探索!

    • 官方微信→

      宝贝网官方微信→
    • 手机触屏版→

      宝贝网手机触屏版

    Powered by 蘑菇宝贝网| 网站备案号:陕ICP备2023010308号-4 © 2018-2021 www.mogubaby.com版权所有,专业的母婴育儿知识网站!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