蘑菇宝贝网,专业的母婴育儿知识网站!

宝贝网→

蘑菇宝贝网公众号
您的位置:宝贝首页>怀孕>怀孕 >同样是足月,37周出生的娃会比40周出生差吗?

同样是足月,37周出生的娃会比40周出生差吗?

2024-03-08 18:00:39怀孕
怀孕的妈妈都不希望自己早产,能熬到足月生是最好。孕37周以后,可以说每一天,宝宝都有可能待不住了想出来。那么,同样足月出生的宝宝,37周出生的宝宝和40周出生的宝宝有什么区别吗?什么是足月?足月妊娠是指在怀孕37周至42周之间的阶段,此时胎…

同样是足月,37周出生的娃会比40周出生差吗?

怀孕的妈妈都不希望自己早产,能熬到足月生是最好。孕37周以后,可以说每一天,宝宝都有可能待不住了想出来。

那么,同样足月出生的宝宝,37周出生的宝宝和40周出生的宝宝有什么区别吗?

什么是足月?

足月妊娠是指在怀孕37周至42周之间的阶段,此时胎儿已经完全发育成熟,出生后可以独立生存。

对于还未成熟的胎儿来说,妈妈的子宫就是最好的地方,胎盘为它提供全面均衡的营养,免受外界病毒的侵扰。

在足月妊娠期间,胎儿的体重、身长、头围等指标逐渐增加,直至达到高峰。足月妊娠是评估胎儿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决定是否进行催生或剖宫产的重要依据。

37周出生和40周出生有哪些不同

在怀孕37周至40周之间,胎儿的体重和身长逐渐增加,各个器官和系统逐渐发育成熟。在这个阶段,胎儿的肺部、消化系统、肝脏、肾脏等器官都已经发育完善,能够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此外,胎儿的免疫系统也逐渐完善,能够抵御外界病原体的侵袭。在这个阶段,胎儿的皮肤也变得更加光滑细腻,头发和指甲生长得更快。

所以,临床上,我们将出生时:

胎龄37~38 6周胎儿称为早期足月儿

胎龄39~40 6周胎儿称为足月儿

胎龄41 0~41 6周胎儿称为晚期足月儿

<37周则是早产儿

≥42周为过期产儿

虽然37周和40周都属于足月妊娠,但两者之间还是存在一些差异。一般来说,40周出生的宝宝比37周出生的宝宝在身体发育、器官成熟度、免疫系统等方面更加完善。

储存脂肪能量

这些脂肪能让他们出生时体重更达标,维持体温的能力更强。同时,皮肤变更光滑饱满,呈现红润光泽的状态。

肺功能发育更好

虽然37周的胎儿各器官已经发育完全,但宝宝的肺泡还较少。随着胎儿在子宫内的持续发育,肺泡的数量会越来越多,出生时的呼吸功能就越强,啼哭更响亮。

免疫系统更强

孕晚期,宝宝会获取妈妈的抗体,为出生后抵御外部环境做准备。所以,胎儿在体内时间越久,获取的抗体也越多。

因此,40周出生的宝宝在出生后的适应能力和抗病能力可能更强,也更容易喂养和护理。此外,40周出生的宝宝的大脑发育可能更为成熟,有利于宝宝的认知和情感发展。

有统计,早期足月儿相比足月儿,平均住院时间更长,需要更久的新生儿监护,出院后再住院率更高;肺成熟度更低,体温不稳定、低血糖、呼吸窘迫和黄疸发生率更高;更频繁地接受可能败血症的评估,并且更经常接受静脉输液。

因此,临床上常常将低风险孕妇的择期引产和择期剖宫产的时间放在39周之后,不超过41周。除非出现比较严重的并发症,比如子痫前期、药物难以控制的糖尿病、难以纠正的胎儿功能生长受限、双胎或多胎妊娠等,因为要综合考虑严重并发症孕妇和胎儿孕晚期面临的风险,所以往往会提前在37周前后择期引产或择期剖宫产。

但是,社会上总会有一些孕妇和家属会因为一些非医学的原因(比如玄学)要求提前引产或剖宫产,这是对宝宝不负责任的做法。

既然在肚子里发育更好

是不是越晚生越好?

超过预产期太久也可能带来一些风险。

在预产期之后,胎盘可能会老化,羊水的量和质量也可能会下降,这可能会影响胎儿的氧气和营养供应,另外胎儿体型和头围也会越长越大,头颅骨骼越来越硬、颅骨缝变窄。过期妊娠分娩可能会增加胎儿死亡率、增加新生儿重症监护率、增加巨大儿发生率,增加胎粪吸入综合征发生率、增加难产发生率和剖宫产率。

如果宝宝超过了预产期,建议及时咨询医生的意见,了解是否需要采取引产或剖宫产措施或继续期待顺其自然。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给出建议,以确保母婴安全和健康。

怀孕的过程的确很辛苦,临近生产了不要太心急。只要身体条件允许,尽量等到瓜熟蒂落自然生产。及时做好每一次的常见,与医生沟通,安全迎接宝宝的降生。

参考资料:

1. 妇产科学(第9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

2. 胎儿生理学. 人民卫生出版社.

3.Spong CY. Defining"term" pregnancy: recommendations from the Defining"Term" Pregnancy Workgroup. JAMA 2013; 309:2445.

4.American College of Obstetricians and Gynecologists. ACOG committee opinion no. 561: Nonmedically indicated early-term deliveries. Obstet Gynecol 2013; 121:911. Reaffirmed 2017.

5.Clark SL, Miller DD, Belfort MA, et al. Neonatal and maternal outcomes associated with elective term delivery. Am J Obstet Gynecol 2009; 200:156.e1.

6.Dietz PM, Rizzo JH, England LJ, et al. Early term delivery and health care utilization in the first year of life. J Pediatr 2012; 161:234.

7.Zhang X, Kramer MS. Variations in mortality and morbidity by gestational age among infants born at term. J Pediatr 2009; 154:358.

8.Escobar GJ, Greene JD, Hulac P, et al. Rehospitalisation after birth hospitalisation: patterns among infants of all gestations. Arch Dis Child 2005; 90:125.

9.Wang ML, Dorer DJ, Fleming MP, Catlin EA. Clinical outcomes of near-term infants. Pediatrics 2004; 114:372.

10.Wetta L, Tita AT. Early term births: considerations in management. Obstet Gynecol Clin North Am 2012; 39:89.

11.Parikh LI, Reddy UM, Männistö T, et al. Neonatal outcomes in early term birth. Am J Obstet Gynecol 2014; 211:265.e1.

12.Middleton P, Shepherd E, Morris J, et al. Induction of labour at or beyond 37 weeks' gestation. 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 2020; 7:CD004945.

免责声明:

*本文配图源自网络

*文章目的是提供一般的健康信息,不代替任何个人医学诊断和治疗。

精彩推荐

    相关专题
    头条内容
    蘑菇宝贝网QQ交流群

    10613862

    欢迎各位妈妈加入交流!

    宝宝的世界,等着我们去探索!

    • 官方微信→

      宝贝网官方微信→
    • 手机触屏版→

      宝贝网手机触屏版

    Powered by 蘑菇宝贝网| 网站备案号:陕ICP备2023010308号-4 © 2018-2021 www.mogubaby.com版权所有,专业的母婴育儿知识网站!联系我们